核心导读:
每个教师都具备成为“名师”的潜力,成长的撬动往往只需要一个“支点”,而名师工作室就是这个“支点”。
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培养更多优师名师,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大渡口区教育系统成立了多个名师工作室。通过示范辐射、专业引领、成长探索和教育研究,为更多教师搭建交流的舞台、成长的摇篮,以“名师引领、团队合作、共同提高、资源共享、均衡互补”为目标,为践行“多维一体 教育大渡”区域教育发展理念勇毅前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义渡好老师】专题报道,挖掘大渡口区名师工作室的发展轮廓,解读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以及如何引领团队专业成长、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工作室主持人刘凤个人形象照。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工作室主持人介绍:
刘凤,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教学副校长,大渡口区首届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首届名师,重庆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名师、市小学数学重点学科建设团队成员。
承担各级研究课50余节,主研教改课题10余项,撰写论文获市级及以上奖40余篇。近年来带领团队潜心研究”启慧教育可视化策略”“教学主张建构策略”“结构化思维备课策略”等。
正如数学符号[1,+∞),在教育中,一个导师也能带领学员,将教学理念辐射更广。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教学副校长、首届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首届名师刘凤秉持着“挖掘学员无数可能,发挥优秀教师引领辐射作用”的初心,在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院的指导下,组建了“刘凤市学科名师工作室”。
工作室致力于打造相互浸润、彼此照亮、共同生长、促进远航的“学习共同体”,树立了“立德、立业、立言”的工作目标,期待3年实现“4个一”目标。如今,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工作室已经成功开展相关成效案例,用更科学的研究方法奠定了后续实践基底。
工作室研训场景。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用“破壁”行动 创造研究新方向
“工作室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共读和自读、必读和选读、专业阅读和跨界阅读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据工作室主持人刘凤介绍,为了让全体学员尽快融入团队,提升专业素养,工作室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邀请市内外专家、名师前来培训,另一方面走出去观摩,与国内小学数学名家零距离接触。此外,工作室每周一次开展集中理论学习与交流活动,围绕教学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
如今,教学信息更迭迅速,教学环境也日新月异。因此,工作室坚持随需应变、以变应变的创办思维,确定了以“破壁”提升行动、主题课例研究、教学主张建构为核心的“三维突破”研习策略。
刘凤介绍,这其中“主题课例研究”按照“三环、五步”的构思展开,遵循2022版课标主旨,紧扣“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坚持以主题课例研究为载体,点线结合,有序推进系列研究。
“促进种子教师成长,为区域内培养新一批名师是工作室建立的重要任务。”刘凤说,工作室着眼于名师培养,这也是将“学员教学主张建构“纳入到工作室日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出教学主张的核心概念是寻找属于自己的言语,诠释教学主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有机的理论体系,建构教学主张下的课堂范式是让主张落地,回归课堂,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专业能力的提升,为了课堂质量的提升。”
工作室合影。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用别样“四动” 开展个性新课题
成立至今,工作室已按照创办理念,成功开展了“启‘心动’、导‘意动’、督‘行动’、琢‘灵动’”的“四动”成效案例。针对每一位学员自身的特点,以“自我分析—同伴照镜子—导师引导”的方式,引领学员成长。2022年3月,工作室召开了“聚焦课堂提质,探寻教学主张”工作会,会后经过研讨和反思,先后安排学员李鹭、吴浩等人开展示范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仅如此,工作室还会根据时间节点组织例行工作会,每次工作会都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度研讨。今年9月新学期,工作室第一次例会的主题是“诠释自己的教学主张”。“选择这一主题是想让学员们在新的教学主张中开展头脑风暴,敢质疑、有提炼、会补充。”随后在10月例会中,刘凤带来《分类与整理》一课教学,分享了她的“体验数学”模式,这种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员的认可与好评。
对于工作室未来的成效,刘凤满怀期待。“我必将竭尽所能,引导学员们不断反思自我教学主张的核心概念,让他们在精心雕琢中助力教学主张走向灵动,带领团队向‘立德、立业、立言’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