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配物流作为社会化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距离终端客户最近、需求变化最快、创新商业模式最为活跃的细分领域。根据相关调研机构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城配物流市场规模已接近1.6万亿元。
然而,如此庞大的市场,却找不到一家业务规模超过10亿元的企业。与快递、快运行业不同,当前城配市场集中度极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亿元规模已成为绝大多数企业难以企及的门槛,由此形成了“大市场、小企业”的行业现状。
(资料图)
城配市场“百家争鸣”
城配物流是指在城市内提供点对点、短距离的货运运输和周转服务,承担仓储与运输的核心职能,是保障城市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
2014年,伴随着“互联网+物流”模式的强势崛起,城配物流市场迅速升温,一大批同城货运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随着大量资本的注入以及行业洗牌的来临,大部分城配企业相继倒下或艰难转型,仅有少数头部企业突出重围,例如货拉拉、快狗打车(前身为58速运)、唯捷城配等。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零售模式飞速发展,加之电商自建物流全面打通,供应链深度整合,使得城市配送需求日益旺盛,市场规模不断扩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城配市场的规模已超万亿级,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被视为物流行业最后一片“蓝海市场”。
城配物流因其市场前景广阔,成为各路资本玩家热切关注的细分领域。2017年,我国物流行业共完成87起融资,其中城配市场就占19起。在2018年“资本寒冬”中,驹马集团、快狗打车、唯捷城配、达达、货拉拉、闪送、UU跑腿等城配企业依然获得数亿元的融资。在市场持续向好的带动下,城配物流领域参与者快速增加,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专注城配的物流企业,还是综合物流电商公司都在这一领域加速布局。
京东、阿里等电商巨头便是其中的先行者。2017年,天猫上线闪店仓,实现城市内“商品3公里范围1小时送达”;2018年,京东全面升级“京准达”模式,继送达精确至30分钟后,又推出“不准就赔”服务。除电商企业纷纷布局外,传统快递企业也动作频频。如顺丰速运在多个城市上线同城配送业务;韵达速递、中通快递也分别开通“云递配”和“City Express”服务。
不仅如此,为了提升物流时效,实现分钟达、小时达的目标,京东和菜鸟等快递物流企业,以及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平台还纷纷布局前置仓业务。
不难发现,城配物流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配送已成为考验电商物流企业供应链体系是否完善的试金石。而且在不断地竞争中,城配市场愈发细分化,入场玩家也更为多元化。
目前,城配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种:城市配送企业、同城货运平台以及即时配送企业。其中,城市配送企业因社区团购的火爆及冷链市场的持续升温,收获了一大波红利,并吸引了美团、滴滴、拼多多、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携资进场,顺丰、圆通、韵达等快递企业也纷纷加入战局;在同城货运领域,前有货拉拉、快狗等老牌玩家盘踞,后有滴滴快运、满帮集团等新玩家入局。随着货拉拉收获15亿美元的融资,以及快狗打车抢滩登陆港股市场,新老玩家之间的鏖战一触即发;即时配送市场同样参与者众多,而且无论是从增长空间还是从市场体量来看,该领域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入局者主要有美团外卖、蜂鸟即配、达达快送、闪送、顺丰同城急送等。
“如今,城配市场竞争的维度已被打破,追赶者不止局限于同一赛道,对于城配企业来说,亟需更多资金来支撑业务的快速发展。而且,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完善对运力资源和市场需求的整合,也是新老玩家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说道。
城配市场为何生意难做
从供应链到终端配送,从小件到大件,从标准品到个性物品,城配市场均已出现相应的服务提供商。伴随该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无论是综合性物流企业还是专业城配企业,都有机会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
“找到立足之地容易,但想要在城配市场中做大做强却极其困难。”物流行业专家孔震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城配市场一直没有突破规模化瓶颈,市场集中度极低。有数据表明,城配市场排名前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5%,而在快递领域,排名前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就高达80%。可以预见,城配市场短期内不会出现有绝对话语权的企业。”
那么,在这个超万亿级的市场中,为何找不出一家巨头企业?在孔震看来,主要是由城配市场区域化、非标化、个性化特点导致的。
一方面,传统城配物流呈现弱规模和弱网络效应。不同于快递、快运市场拥有全国性订单,可通过规模效应、网络效应来拉低边际成本,城配市场存在较强的地区隔离属性,整体市场较为分散,在仅服务于终端零售市场的情况下,较低的订单频次决定了其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当前,商流仍然以传统的多级分销为主,结构性的改变速度并不明显,城配市场虽大但订单极度分散,这就导致城配企业很难建立起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因此,近几年B2B城配企业一直没有获得较大发展,大多数企业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
另一方面,城配市场的服务场景多且复杂,相互交叉又无法独立。其中,对于从仓库到门店的B2B端客户而言,多以项目制运营交付,彼此之间很难进行服务标准的复制。此外,城配服务的地域性差异很大,每个城市的区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总量、消费习惯和产业发展都不尽相同,这些因素进行叠加以后,就会生成不同的城配业务特征,很难形成标准化服务方案。正因如此,城配企业很难做大做强。
除地域性差异导致标准化难以形成之外,客户需求呈现高度碎片化和差异化的特征,也使城配企业很难建立起规模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城配物流需求并不集中在某个区域,而是在城市中不规则地分布,多数城配企业没有能力去规模化地布局运力,满足这些分散在全城的配送需求。
“在‘散、乱、小’的市场格局下,城配企业要面临一系列经营难题,在此过程中,很难集中精力去提升管理水平,进而导致多数企业依旧是粗放型经营模式,运营成本高、利润低,难以走入规模化通道。”从事城配运输多年的陈强表示,城配市场具有潮汐需求频现的特征,这就对弹性化配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城配企业在为满足潮汐需求而增加运力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需求低谷期的资源闲置问题,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负担更高的运营成本。加之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下,城配企业缺少话语权和议价能力,使得运力需求潮汐波动的行业性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抓住增量市场 实现共配模式探索
虽然城配市场难以撬动网络效应,且有大量的场景需求无法形成标准化,但在单个城市或城市群范围内仍有机会突破规模化瓶颈,只不过要将需求进行标准化切分,这也是货拉拉、快狗打车等平台企业能够将业务规模化,并不断扩大业务量的重要手段。
“对于城配企业而言,做好客户需求标准化切分,并将订单聚焦到具体的场景与品类中,是极为可行的突围方式。尤其在零售创新、渠道变革、品牌崛起的当下,城配企业挖掘和寻找新的增量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孔震说道。
从城配组织化程度及市场发展潜力两大维度来看,传统商超、便利店、专卖店、食杂店等属于组织化程度较低,且增量不大甚至萎缩的市场;本地生鲜电商、社区团购、B2B平台、商圈配送则属于快速增长的市场,而且这类场景的城配物流都趋向外包,组织化程度高,比较符合城配企业开拓市场的需求;而专线落地配场景虽增量空间不大,但其相对独立且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升,也是城配企业拓展的重要方向。
此外,布局下沉市场,是城配企业最新的破局之道。目前,快狗打车已开始与低线城市的个人及实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货拉拉也公开表示,未来会向四五线城市渗透,以便寻找更多的市场增量。可以预见,下沉市场或将成为拉动城配物流增长的核心力量。
“城配生意之所以难做,主要在于市场呈现小批量、多批次、多环节操作的特点,不同品类对于城配服务的要求都有专业化壁垒。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在产品品类摸索和探究上往往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去深度整合。而共配的核心就是SKU的叠加,使物流作业规模化,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诸如商圈内的美妆、3C数码、休闲食品等,都具有高频、批量小、场景集中、需求多样等特点,需要一个高效率的配套物流系统,来保障门店销售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些同一目的地的商品,可以从城市仓端实现共配。从这个角度来看,城配企业想要发展壮大,需要提高共同配送比例。”孔震介绍说。
“随着市场B端、C端销售模式愈发多样化,不同渠道之间相互转换,需要城配企业在运营、调度等方面不断创新。”某城配物流企业负责人表示,建设共享仓储平台,打造城市物流共配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具专业化、定制化、智能化的物流体验,满足区域配送、同城配送、商超宅配等多样化组合配送需求,这需要城配企业尝试多种创新运营模式,参与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制定并运行城市共配方案等。
此外,物流与商流的结合,也是城配企业新的突破路径之一。具有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和销售能力的服务商,能够建立更高的壁垒。这类城配企业可以获得极高的客户黏性。从这点来看,物流与商流的结合,可以成为城配企业探索的新方向。
“城配市场至今没有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凸显出众多参与者尚未探索出良性的商业运营模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指出,伴随着新零售、共享经济、新能源化、融资租赁的发展,未来新兴城配的商业模式将是云仓+共配+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共享经济+人人创业。有仓储、懂商流、能配送、做金融,将成为城配企业的“必备特质”。
数字化转型是必备的“竞争利器”
“成本”与“服务”是城配市场的核心要素。但目前来看,由于缺乏成熟的管理运营体系和盈利模式,导致多数城配企业的服务水平不达标,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消费者而言,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才是重中之重。”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振华认为,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城配企业应回归服务,将服务链条做深做长,尽可能解决用户需求场景中各个环节的痛点,这样才能成为未来市场竞争中的赢家。
对此,赵小敏也表示,作为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的承担方,城配物流能够直接触达用户环节,企业想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打磨成熟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尽可能解决用户的难点问题,谨防盲目扩张,让精细化运营的战略重点,真正落到用户的痛点上。
而打造成熟的运营模式和服务能力的核心,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随着城配市场竞争由“拼融资”转为“拼服务”,城配企业需要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将配送服务系统化、流程化,提高服务的可复制性和操作的便捷性,解决盈利难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具备完整的运输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和仓储管理系统,具备核心的管理能力,解决网络覆盖难、盈利难等问题。
在行业资深专家戴庆富看来,城配市场已进入精耕细作的运营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和AI等智慧化技术已是大势所趋。比如,C端用户的需求相对分散,城配企业可以通过搭建共享货运平台来实现客户端需求和运力的最佳匹配,加强车辆运输过程中的数据化等。另外,平台还要兼顾服务评价体系的建设,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增加用户黏性。在此基础上,城配企业要将运力、技术与服务需求进行最大融合,寻求差异化发展。
如今看来,诸多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城配企业都已开始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对其整体业务提升的深远影响,迫切期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实现差异化战略,改善自身的服务水平,从而提高行业的竞争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