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云上咸安报道 共同缔造是人大代表履职的新平台,是人大代表尽责的新舞台。咸安区人大代表通过共同缔造活动,在基层治理中实现决策共谋聚民意、发展共建聚民力、建设共管聚民智、效果共评聚民声、成果共享聚民心。当地正在践行一场共同缔造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双向奔赴”。

一大早,在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3组,村民们有的在打扫村里的道路,有的正在整理绿化带,自从“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开展以来,在咸安区人大代表、3组组长万大祥的带领下,村民的参与度是越来越高了。

“村里面的卫生大家一起搞,只要组长一叫,全部就都来了,跟原来相比,积极性非常高,因为他们看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汀泗桥镇黄荆塘村3组万德明说道。

如何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让大家都能够深入参与到共同缔造活动中,组长万大祥想了一个办法。他在村里的广场树立了50面旗帜,一面旗帜代表一户村民。村里每月要对每家每户的环境卫生、义务工考勤、村规民约的遵守等方面进行评比,并在广场宣传栏设立评比红黑榜。

当“参与”的种子在群众心里生根发芽,“共建”的意识便悄无声息地开枝散叶。黄荆塘村8组的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早在2015年就挂牌成立了咸宁市首家组级集体经济组织。目前,8组组长、咸安区汀泗桥镇人大代表熊荣华根据该组的实际情况,发展了三大产业,依托竹林资源养鸡,发展“林下”产业;依托茶叶产业优势,发展“山头”产业;依托连片水田,发展“水面”产业。在他的带领下,8组集体年收入从2008年的0元升至2022年底的6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600元变为3万元。

产业发展是共同缔造的关键支撑。村民们口袋富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汀泗桥镇黄荆塘村8组的熊爹爹说:“我70岁了,说句实在话,像我们这么大的年纪,外面做事没有人敢请你。在家附近,做点零工,一年挣那么一两万块钱,也还可以。”

除了乡镇外,咸安区“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也在城区中如火如荼地开展。咸安区各街道人大工委也在不断探索,打通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人大代表履职“不打烊”。2022年,永安街道人大工委在社区推行“幸福合伙人”工作模式,以共同缔造工作理念,组建“1+6”的“幸福合伙人”志愿服务队伍。人大代表争当小区“幸福合伙人”,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电大小区“幸福合伙人”队伍完成了小区充电桩改造;嫦娥小区“幸福合伙人”队伍主动帮助学生辅导作业;丝织厂小区“幸福合伙人”疏通了下水管网,将臭水塘建成了小游园。通过开展“好邻好铃”“快乐星期六”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拓宽人大代表履职渠道,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今年来,咸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以来,咸安区围绕建设文明城市、城乡统筹、营商环境和人民幸福“四个首善”之区贡献人大力量。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书记、主任郑奇明表示:“我们组织全区960名各级人大代表,深入191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和小区人大代表会客厅,紧扣共同缔造活动主题,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和人大代表贴近群众的优势,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推进基层的民主治理,促进产业发展,在共同缔造中彰显人大作为。”

(咸宁台记者:夏晖 通讯员:郭永仁 编辑:董盈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 熊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