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消费金融机构数字化自然成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消费金融公司由于受到定价上限压缩、运营成本增加、逾期压力上升、获客竞争激烈等因素冲击,正加速数字化转型以克服上述困扰。
来源 财经观察站
(资料图)
作者 翘楚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化驱动引领
当前新兴数字化场景及业态不断创新出现,大众消费行为从线下迁往线上趋势显著,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需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方能顺应环境的变化。
毋容置疑,数字化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正是得益于提早布局数字化,完成了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中原消费金融在运营管理及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近几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消费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迈向纵深,数字科技已经从驱动业务逐渐转向引领业务,在金融风险控制、获客、客户服务等业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盛银消金以科技内核驱动,赋能金融服务升级,实现7*24小时全智能化的线上消费信贷服务;积极推进业务转型,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把普惠金融的“普”与“惠”落到实处。
消费金融公司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贷前、贷中、贷后优化风控模型。在传统风控模式基础上,兴业消费金融依托‘智子天信’智能系统,整合借款人多维度征信数据,实现60秒内全自动审批流程,有效降低信用评估风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数字化风控解决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信用评估风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小米消费金融通过大数据反欺诈风控体系,建立了人工识别、智能图谱、实时反欺诈和群体反欺诈的立体体系,提升了风控智能化程度和效率。
中信消费金融建设了以大数据中台为基础的敏捷型、专业化运营管理和营销体系,针对不同客群的个性化消费金融需求和不同专业细分市场的特点,做到“深细精专”,提升品牌影响,加强客户粘性,实现管理运营成本最低化、消费金融服务及时化、战略执行精准化。
在获客、客户服务等业务方面数字化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精准描绘用户画像,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更为精准的营销。
中银消费金融依托新技术应用,致力于精准获客、精准风控、精准运营。通过创建稳定和先进的‘新一代’消费金融科技系统,形成获客、活客、留客的场景化营销服务闭环,为客户带来更快捷、更高效的数字化服务体验。
除了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布局消费金融业务,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技术积累,消费金融机构还将技术优势逐步赋能到其他金融机构。比如,马上消费开发的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声纹识别、OCR识别、活体检测、人脸框内检测等技术于一体的智慧双录产品,不仅实现了对内应用,也实现了外部赋能,在银行、信托、保险等行业均已落地实践。
正如《2022年消费金融行业的数字化技术创新分析》所显示,消费金融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及金融云等数字技术,使整个消费金融业务更加智能化、更加便捷化、更普惠,让行业发生者深刻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然而,曾经的行业“老大哥”捷信消费金融光芒不在,自2020年陷入了裁员、亏损、卖牌照的风波中。其数字化发展停滞,原本依靠人海战术、粗放式经营、迅速跑马圈地占领市场的重资产线下运营模式则难以为继。
受疫情、线下红利消失等因素影响,捷信消费金融信贷规模出现大幅收缩,营业收入、盈利能力均出现下滑。2021年上半年,捷信消费金融总资产377.5亿,较上年末下滑42.11%。
服务新市民、振兴乡村、低碳环保同样非数字化不可
在消费金融领域,服务新市民、振兴乡村、低碳环保等行业新亮点的落地,同样离不开数字化的持续发力。
新市民是近两年金融行业重点发展的群体,消金机构正不断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以服务新市民。
为了给新市民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金融支持,中银消费金融加大减费降利力度,为新市民制定更加灵活、便利、普惠的消费贷款,提供新市民信贷折扣利率券。同时,通过减费降利政策为新市民纾困解难,促进其改善还款能力,增强偿债能力,保持良好信用。
针对 “新市民”群体差异化的需求往往很难被完全满足和覆盖这一“痛点”,兴业消费金融坚持纯信用、无担保的分期贷款业务模式,开发设计“家庭消费贷”“兴才计划”“立业计划”三大产品体系。兴才计划面向家长群体提供专门用于支持其子女学费、生活费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纯信用贷款,立业计划则是为初入大城市的应届毕业生、青年白领解决“居不易”、“租不易”的难题。
截至2022年6月末,“兴才计划”累计服务全国近4万户大学生家庭,累计发放贷款金额约14.3亿元。其中农村家庭占比超过65%。“立业计划”已为超过5.8万名客户提供了贷款支持,累计发放贷款金额8.48亿元。
针对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建筑工人等新就业形态新市民群体,中原消费金融上线了H5全流程普惠金融产品,打通服务新市民群体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中原消费金融通过延伸服务触角,创新业务模式,已实现新市民衣、食、住、行、用等全场景覆盖,累计服务新市民用户超过600万人。
县域、乡村同样是消费金融服务的主战场,消费金融公司充分利用数字科技和小额信贷的业务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和服务范围,将消费信贷服务深入到广大农村地区,在助力脱贫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农村培育特色农产品、农业新技术和新业态。
马上消费在重庆渝北洛磧镇通过对土鸡养殖场的数字化改造,打造家禽养殖智能服务平台,解决实时数量、自动称重、健康预警、环境检测等多个养殖痛点,帮助农户实现大幅增收。
中原消费金融乡村振兴数字化赋能小组对传统温室大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后,大棚内可实现对温度、湿度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大大提高了农作物成活率,该项目不仅可以提升高平镇果蔬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为100多名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湖北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创新探索运用遥感卫星定位技术,结合无人机和物联网设备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可视化展现,让农民足不出村办贷款,为乡村客群提供触手可及的数字化消费金融服务。
数字化技术让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精准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金融保障水平得到提升,农村金融环境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得到推动。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马上消费累计服务农村用户2778万,农村用户交易额3263亿元,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额430万元。
在低碳绿色环保方面,据《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2)》显示,众多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倡导并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无纸化、智能化的全流程绿色金融服务,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中信消费金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打破地理区域限制,拓展全线上化服务,构建起以数据和数字技术驱动的绿色低碳轻资产模式。截至去年底,中信消费金融累计为830万人提供全线上无纸化服务,仅2021年全年使用电子签章及电子合同2000余万份。
马上消费披露的ESG报告显示,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技术,在客户服务方面累计减少碳排放量1182.70吨,在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中实现无纸化、线上化服务,累计减少碳排放量52.73万吨。
此外,消费金融与数字技术进一步深度融合,通过融入多元垂直消费场景,逐步降低运营成本和服务价格,大力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和可负担性,充分满足传统金融难以惠及客户的消费信贷需求,在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见,数字化之于消费金融公司,就像水之于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谁在这次数字化转型竞赛中掉队,谁就将被行业逐渐淘汰。这是一场不容有失的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