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补钙能改善骨质疏松吗?
不一定!
不少中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
(相关资料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
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
此后,就开始骨丢失。
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
所以,中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一般来说,骨质疏松主要分为2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男性老年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
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现在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
另外,也不建议大家盲目补钙。
而且,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中提出:成人对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每天2000毫克。
一般而言,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毫克,一般从膳食中摄入钙至少500毫克。
摄入的钙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危害健康的风险就越大。
摄入过多的钙,可能会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吸收和利用,使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能导致高钙血症,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健康。
责任编辑: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