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


(相关资料图)

据了解,今年是全国工商联连续组织开展的第25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共有8961家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参加。2022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275.78亿元,比上年增加12.11亿元。资产总额方面,超过千亿元规模的企业有86家,其中有11家企业资产总额超过5000亿元。

蚂蚁集团最新经营数据披露,2022年营收近1800亿

从具体公司来看,京东集团以10462.36亿元的营业收入连续两年位居民营企业500强榜首、连续三年位居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首。蚂蚁集团相关数据则成了金融科技行业关注的重点。

根据报告,蚂蚁集团2022年营业收入为1795.67亿元,位列全国民营企业总榜第43位,服务业民营企业第11位。除营收外,报告还披露了蚂蚁集团的资产总额、纳税额、研发费用等情况,如下表:

对一家上规模企业而言,研发投入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民企尤为如此,它意味着创新和未来,甚至关系到生死存亡。

报告显示,2022年,相关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在“民营企业500强”中,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过3%的企业有326家,超过10%的企业有175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的企业有86家,超过10%的企业有8家。

在研发经费上,投入额前6名企业的研发费用均超过了200亿元,其中腾讯以614.01亿元的研发投入位居首位,蚂蚁集团的研发投入费用为204.63亿元,连续两年位居第6位。研发强度上,百度、蚂蚁集团、腾讯分别以18.85%、11.4%、11.07%的强度位居民企前三。

蚂蚁集团此前发布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则显示,2022年,蚂蚁集团围绕分布式数据库及计算基础设施、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与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五大基础技术领域持续攻坚。通过技术研发,蚂蚁在进一步探索推动企业及其产业上下游更可信、高效的产业协作,助力数实融合。

例如,2022年OceanBase数据库已服务于头部1/4金融机构,并在运营商、零售、互联网等行业超400家客户实现关键业务系统分布式改造和升级;移动科技产品mPaaS累计服务超过100家金融机构,有效减少企业研发成本、提升开发效率。

持牌支付宝和“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还是蚂蚁的基本盘?

9月12日,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和解放日报社联合发布2023年度上海企业100强、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上海民营企业100强等系列榜单。

移动支付网注意到,支付宝持有支付牌照的主体公司——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持牌支付宝”)在“2023上海企业100强”榜单中排名第29位,在“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则排名第9位。排在支付宝前的民营企业分别为万科、美团、复星国际、拼多多、均和集团、华勤、上海钢联、上海圆迈。

从资质角度来看,持牌支付宝或许是蚂蚁集团旗下最为重要的子公司;在营收上,持牌支付宝占母公司营收的42.04%(根据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数据,持牌支付宝2022年全年营收为754.88亿元),同样是“基本盘”的存在;就发展历史而言,持牌支付宝堪称蚂蚁集团“梦开始的地方”,从“支付到金融再到科技”是人们公认的蚂蚁进化之路。

根据蚂蚁集团曾公布的上市招股书,持牌支付宝属于“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板块,主要向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数字支付及相关业务。支付业务相关营收主要来自最“朴素”交易流水,彼时的招股书数据披露,蚂蚁集团“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板块营收占比曾一路下滑,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的各期内,占比分别为54.88%、51.75%、43.03%、35.86%。

换言之,在蚂蚁集团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就营收方面,“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的重要性在下滑,数字金融、消费信贷、科技等相关业务则上涨。当然这也正常不过,否则蚂蚁也不会成为蚂蚁。

不过,伴随着“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的影响,蚂蚁集团数字金融及消费信贷等业务在客观上受到了约束。与此同时,在新板块尚未形成大规模收益时,“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板块的“基本盘”作用会显得更加明显。未来几年,持牌支付宝对蚂蚁集团营收贡献或仍会保持在4成以上。

然而,即便在“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领域,持牌支付宝的优势其实并不稳固。

首先,它最大的“挑战者”——微信支付在全方位都对其形成了竞争压力,特别是在线下商家支付领域,微信支付的优势已非常明显;其次,在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下,持牌支付宝的“祖传领地”,即来自阿里的电商场景或多或少都在“破墙”,云闪付、电信翼支付、移动和包等支付工具都已不同程度“入淘”;第三,一些上规模企业通过对支付牌照的并购,近年来都在加速对自身支付业务的闭环建设,比如用户体量巨大抖音,就可能是个重大的潜在“搅局者”;第四,“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业务说到底还是依赖于商业活动,消费者“买买买”的冲动和对未来的预期,对零售支付业务十分重要。

正因如此,蚂蚁集团在“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板块上应是难以再往前迈一大步,在稳定耕耘的前提下,它和其余板块业务大概是“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状态。当数字金融和消费信贷业务被约束,那么科技和国际化会成为蚂蚁集团最大的想象力。

根据阿里财报的相关描述,尽管2022财年蚂蚁集团自身经营利润在下降,但由于先前购入的若干海外投资,相关金融科技布局进入收获期,两相抵消后蚂蚁集团账面利润得以保持平稳。科技业务相关的营收,则尚未有太多数据呈现。

支付宝从什么时候成了一家上海支付机构?

看到“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的持牌支付宝,一些朋友可能有疑惑:支付宝不是杭州的支付机构而是上海的支付机构?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持牌支付宝的工商变更记录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4月7日。信息显示,彼时持牌支付宝的投资人从“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变更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而该变更对应的历史事件是——马云剥离支付宝。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记录的持牌支付宝住所变更记录则最早则可追溯到2017年8月4日。信息显示,彼时持牌支付宝的住所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峨山路91弄98号108E室”变更至“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城中路501号17层1701-1708室”。从该信息来看,持牌支付宝的住所记录似乎一开始就在上海。

然而,持牌支付宝成立于杭州,几乎也是“没有疑问”的事。据央行官网信息,持牌支付宝最初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显示,其住所(营业场所)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478号华星时代广场22楼”,华星时代广场地处“文三路电子信息一条街”的西端,早年就是杭州IT相关企业入住城西的一个上佳选择。

《支付业务许可证》信息还记录,持牌支付宝在杭州也更换过数次住所(营业场所),比如黄龙时代中心、西溪路525号C楼都曾是持牌支付宝的住所(营业场所)。直到2014年4月,持牌支付宝在《支付业务许可证》上的住所(营业场所)信息才变更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峨山路91弄98号108E室”,与前文的国家企业信用对应起来。换言之,持牌支付宝正是在2014年4月落户上海,成为一家上海的支付机构。支付机构“迁户口”不多但并非没有,比如原总部位于广东深圳的瑞银信支付,于2020年迁往山东济南。

值得一提的是,在蚂蚁集团体系内,还有一家重要的子公司也被冠以“支付宝”的名号——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息支付宝”)。若从主营业务来区分,信息支付宝主要从事APP运营及互联网相关业务。持牌支付宝和信息支付宝的两大工商主体,分别承担了支付业务板块、互联网业务板块,也使其业务模式和公司治理上都更加清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