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成功为一名难治性癫痫患儿实施迷走神经刺激术(VNS)。该手术的开展,标志着滨医附院神经外科对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取得新突破,将为更多癫痫患者带来福音。

3岁的明明(化名)在刚出生6个月的时候就出现不明原因抽搐,每天均有抽搐发作,经检查被确诊为癫痫。从此,小明明一家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癫痫俗称“羊角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暂时性脑功能紊乱所致神经系统综合征。虽然大多数患者可以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但仍有约1/3的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被称为难治性癫痫,明明便不幸成为其中一员。3年来,明明反复抽搐发作,伴发育迟滞及智力下降,虽经北京、济南等地的医院不断地调整抗癫痫药物,但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滨医附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由刘鹏飞教授牵头,与儿童神经科朱淑霞、张燕燕等专家组成癫痫团队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该患儿诊断明确,符合VNS手术指征,建议为孩子行VNS手术,进一步控制明明的难治性癫痫,并为明明制定了完善的手术方案。

迷走神经刺激术是通过刺激一侧颈部迷走神经而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手术手段,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无需开颅来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方法之一。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刘鹏飞教授带领手术团队进行详细的术前讨论,经过反复讨论、缜密分析制定周密完善的手术方案。在神经外科与儿童神经科的通力合作,麻醉科的全程保驾护航下,历经1个多小时,手术顺利结束,术后明明病情平稳。迷走神经刺激术的成功实施,为当地癫痫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药物难治性癫痫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儿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针对这一难题,刘鹏飞教授介绍说:迷走神经刺激术适用于那些经过1-2年联合用药治疗仍无法控制的耐药性癫痫患儿,以及外科治疗失败或不适合手术切除颅内病灶的难治性癫痫患儿。

据了解,迷走神经刺激术已经在国外拥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这种微侵袭性手术不需要开颅,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较少,疗效确切。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超过75个国家的逾14万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接受了这种治疗方法。因此,迷走神经刺激术的手术技术和治疗方式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

然而,在国内,迷走神经刺激术的开展却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该治疗所需的器械依赖进口,费用昂贵。尽管如此,迷走神经刺激术的优势不容忽视。它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难治性癫痫患者的发作频率,甚至可以使患者痊愈。在目前已经实施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的患者中,约80%的患者的抽搐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且,这种治疗的效果可以长期维持,时间越长,作用越能显现。此外,还有机会可以逐渐减少抗癫痫药物的用药量,从而减轻患者的药物负担。随着医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迷走神经刺激术在国内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为更多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带来希望与福音。(张涛)

责任编辑:瀚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