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导读][第02页][第03页][第04页][第05页][第06页]>>下一页

导读:1北交所转板机制迎重大更新:细化实操项目数有望再破冰2沪深交易所细化执行标准 减持新规有望改善A股投资生态3十大机构论市:三重底已确立 大概率迎来反弹行情4预期落空 战火燃起 红包有点难5对于节后首日行情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6双节期间美股港股强势 国金证券:A股大概率反弹

1北交所转板机制迎重大更新:细化实操项目数有望再破冰


(资料图)

扩容在望

“深改19条”(《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落地后,北交所再迎新红利。

10月8日,北交所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7号——转板》(下称“转板指引”)的修订公告,并于发布当日开始实施。

“为坚决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在中国证监会统筹指导下,经征集市场各方意见,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修订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7号—转板》,现发布实施。”北交所指出。

转板指引并不是“新事物”。

早在2022年3月,北交所就曾为北交所公司的转板提供相关指引。

对比两版转板指引来看,规则变化主要体现在启动转板的条件、压实中介机构责任、转板程序和强化“关键少数”监管四方面。

启动转板条件方面,此次的修订版本新增关于上市公司需审慎评估是否符合转板条件,以及要求上市公司选聘保荐机构时需要考虑该机构在拟转入板块的执业能力的规则。

“上市公司启动转板,应审慎评估是否符合转板条件,并按照相关规定聘请保荐机构进行保荐。上市公司选聘保荐机构,应当综合考虑保荐机构在其拟转入板块的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业务经验、执业质量等因素,充分了解保荐机构的胜任能力。”修订版转板指引指出。

修订版的转板指引还强调保荐机构应当切实履行保荐职责,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范的要求,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充分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和风险,对公司是否符合转板条件独立作出专业判断,并以此为基础与上市公司签订转板保荐协议。

转板程序安排方面,修订版转板指引明确了保荐机构需要递交的转板文件包括保荐协议、专项说明和股票交易情况自查报告的文件说明。

为了防止部分高管趁公司推进转板期间大幅减持股份、损害投资者利益,此次转板指引还要求相关方做出“不减持”的承诺。

“要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承诺公司推进转板期间‘不减持’,防范相关主体利用‘忽悠式’转板牟利、损害投资者权益。同时,加强异常交易监管,从严打击利用转板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北交所指出。

整体来看,两版转板指引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从实操层面来看,北交所转板成功的案例有限。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一共只有翰博高新(301321.SZ)、泰祥股份(301192.SZ)和观典防务(688287.SH)3家公司成功转板,时间均发生于2022年。

至此之后,再无北交所公司成功转板的案例。

若仅从沪深企业的业绩中位数情况来看,仍有不少北交所公司表现颇为亮眼。

信风(ID:TradeWind01)据Wind数据统计,2022年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企业收入的中位值分别为32.22亿元、10.24亿元和7.13亿元,同期这3大板块企业的归母净利润中位值分别为1.54亿元、0.77亿元和0.91亿元。

截至10月8日,北交所共有222家企业,其中2022年收入超过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中位值的家数分别有7家、19家和34家,同期利润超过中位值情况的家数分别为11家、36家和28家。

谁会成为转板指引修订后的第一单,备受期待。

转板指引的修订或也将吸引更多企业奔赴北交所。

信风(ID:TradeWind01)注意到,近期部分申请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基本面颇为优异。

9月28日,挂牌新三板的申请已获受理的文明蒙恬(广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收入、归母净利润甚至已经达到23.95亿元、1.34亿元;同样正在申请挂牌新三板的广州市晶华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收入已达到11.95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为0.92亿元。

除了转板带给市场的期待外,日前市场传闻称摘牌前已挂牌满12个月的新三板公司,重新挂牌后或可直接申报北交所,这较此前重新挂牌后仍需要满足12个月的时间限制来说无疑可以进一步缩短项目的等待时间。

据信风(ID:TradeWind01)不完全统计,新三板摘牌公司中有逾7000家公司连续挂牌时间超过12个月。

不过目前各方人士尚未确认这一传闻的真实性。

各项红利机制的落地是否会给北交所带来更多参与者,进一步提升流动性,市场正在拭目以待。(华尔街见闻郑敏芳)

[01导读][第02页][第03页][第04页][第05页][第06页]>>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