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美国硅谷银行挤兑危机的两天前,《福布斯》杂志颁给了它一个全美最佳银行(之一)奖,这已经是它五年来连续的获得该奖。硅谷银行是美国第16大银行,资产总额约 2090 亿美元,与中国2022年三季度末的杭州银行(约15600亿元)资产规模相当。

两天后,硅谷银行以亏损 18 亿美元的代价出售了价值 210 亿美元的可变现资产,并紧急发售新股筹资 22.5 亿美元、发行 150 亿美元的可转债来筹措资金。


(相关资料图)

这三个举动给市场发出的信号瞬间引起恐慌,这一天存在硅谷银行的资金有420亿美元挤兑提现,股价暴跌60%,它的现金结余变成了负10亿美元。

引起硅谷银行这些举动的是美联储在3月初超过450个基点的加息行为。而这次加息背后也有一系列漫长的政策信号。

2020年之后美国大幅度量化宽松,说白了就就是狂印钞票放水。量化宽松的举措之一是零利率政策,硅谷的创业公司因此获得了大量来自投行的投资,创业公司钱一充裕,就将大把的钱存到了硅谷银行,一年后它的存款暴增了86%。而2020年来的美国银行业,则增加了5万亿美元。到硅谷银行挤兑危机那个周四,它的 6.5 万名客户中的绝大多数来自科技行业。

有了大笔存款的硅谷银行也愁钱的去处,于是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

3月初,美联储的加息行为后,美国国债的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于是,出现了硅谷银行引发市场恐慌挤兑的那系列操作。

美联储这么干,给市场恐慌信号的政策行为已经不止一次了。

1929年美国大萧条的导火索,也来自美联储的骚操作。1929年美股大崩盘前夕,以杠杆融资著称的股市“融资盘”也被高捧为金融创新,融资杠杆率有4倍、10倍的,引得平民大规模杠杆融资投入股市。然后,就在美联储一次将贷款利率由5%加到6%的举动后,引发了蝴蝶效应。各资金机构要求杠杆融资的个人追加保证金,就是这一行为,使得本就高杠杆负债的民众无法承受,股市就大规模崩盘了。

美联储的产生,也缘起于美国历次金融危机。美国在1873年、1884年、1890年、1893年、1907年都发生过由于挤兑造成银行大规模倒闭的金融危机,1907年那次,纽约第三大信托投资公司可尼克波克(Knickerbocker Trust Company)被迫宣布破产。这次金融危机产生了很好的“恐怖”效果,民众开始支持成立一个机构对金融市场进行适当监管,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颁布,美国政府一直梦想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成立,这为干预市场提供了工具。

最著名的一次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了。它开始于2007年,而它的导火索,就是美联储自2004年至2006年连续17次加息。美联储的加息行为,也源于之前一系列错误的政策信号。

2000年之后,互联网泡沫破灭,房价上涨,美国的银行手里积压了大量低信用等级、高风险溢价的客户合同,被称为次级贷款,银行们想到了一个妙招,就是将这些资产打包以MBS的形式,卖给投资人。

为了防止次级贷款违约,华尔街精英根据李祥林的论文发明了CDS,用来给贷款违约做担保,后来他们又将MBS的资产作为抵押证券打包,卖给更下游投资人,这就是CDO了,CDO成了一种纯粹卖风险的产品。后来统计发现,CDS的市场是次级放贷市场的48倍大,相当于美国GDP的4倍。

有了CDS专门给次级房贷打包发行的MBS做保险、担保。华尔街的精英们成功将这些次级贷款包装成了AAA级。于是,次级房贷在泡沫中无限扩张。

MBS是块肥肉,收益率高,大家争先恐后地买。市场排名第四的雷曼兄弟,就是大胆投资次级房抵贷产品的主。此后几年,银行加大给低信用人群的贷款力度,降低房贷首付比例,房贷首付从30%降到10%,再到0首付。

2005年,嗅到了次贷危险因子的美联储,开始不断加息抑制通胀,因为加息,贷款人最先开始还不起贷款,而银行发现,本该赔付的CDS产品也赔付不了,由加息这只蝴蝶翅膀扇动的风暴越来越大,整个次贷危机终于在2008年大爆发,雷曼兄弟破产。

2008年次贷危机来临时,美国政府选择了施救。但对“大而不倒”的施救并非一定获得正面效果。索尔金在《大而不倒》一书中阐述了这种逻辑:一旦政府对一家金融机构实施了救助,那么救助规模更大的机构也就自然成为选择,于是政府在无形中鼓励了数量更多、层次更深的风险经营行为。政府的救助行为将给普通大众带来强烈的信号,这种隐性担保极可能刺激针对这些机构或相关金融产品的投资,危机再次出现时,政府所面临的救助压力也将更大,否则预期的覆灭往往会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害。

这次硅谷银行的“大而不能倒”施救,已比2008年先牺牲了雷曼兄弟再救市要迅速得多。在上周四硅谷银行出现挤兑危机的两天后,即3月12日,美国财政部、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一起给硅谷银行储户兜底,对硅谷银行进行清算。

目前为止,硅谷银行的危机没有引发连锁金融风暴。

所谓“大而不倒”,是1984年的美国国会议员斯图尔特麦金尼提出的概念,指当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与整个市场关联性太高,在产业和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时,公司的倒闭将会引起社会巨大的波动,因此会捆绑整个社会和政府来对这些公司救助,避免产生巨大的损失。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安德鲁·罗斯·索尔金在2010年的著作《大而不倒》里对雷曼兄弟破产的描写,生动的说明了什么是“大而不能倒”。

2008年次贷危机中,美国政府和纳税人成为大公司“大而不能倒”被捆绑的对象,美国政府先是牺牲了雷曼兄弟,而后情势恶化,为了避免更大系统危机,美国政府先是斥资4000亿美元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后又针对大金融机构推出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拨款2000亿美元救助 AIG。

历史就这样重演,美联储一次次在混乱中给市场添乱,一次次又被“大而不能倒”的大公司捆绑,一路磕磕绊绊前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