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大夫发现及时,孩子才得到了有效救治……”近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新生儿医学科里,一名胎龄32+5周的早产男婴,经过40多天的治疗病愈出院,家属对医护人员高超的医术赞不绝口。

早产!3天摆脱呼吸机

据医院新生儿医学科主任高雁翎介绍,这名早产儿提前了7周出生,当时体重仅有1.5公斤,全身多脏器发育极不成熟,肺部发育不成熟导致呼吸困难,医院决定通过呼吸机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


【资料图】

经过3天救治,这名早产儿便顺利摆脱呼吸机,能够自主呼吸了。就在全体医护人员为孩子情况好转感到高兴时,细心的高雁翎及医师孙敬凯在查房时却发现了异常。“起初发现孩子腹部比较饱满,在经过腹部B超检查后,发现腹腔内存在积液,随后又进行了腹部立位片检查,发现双侧膈下游离气体,当时便考虑有可能是消化道畸形导致的穿孔。”面对这一推断,新生儿医学科立刻组织小儿外科、麻醉手术科及影像科等多学科进行会诊,决定为患儿行外科手术治疗。

胃穿孔!紧急手术修补

在小儿外科手术中查见,患儿存在先天性胃壁缺损、胃穿孔、弥漫性腹膜炎的表现,经胃部修补术后转入新生儿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对于早产儿来说,这算是一场大型手术,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手术难度不小,但好在小儿外科和麻醉手术科的医生有着充足的经验,才顺利完成这次手术。”高雁翎告诉记者。

虽然手术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术后孩子无法进食的原因,静脉营养成了生命支持的关键。液体量、电解质、热卡……每一项都需医护人员精准计算,在大家的精心呵护照料下,患儿顺利度过呼吸关、感染关及消化关,迎来出院。

手术难度有多大?

据了解,先天性胃壁缺损虽然少见,但病死率高达50%—80%,若能在6小时内做出诊断可挽救生命,12小时内诊断者存活率为50%,超过12小时仅为25%。

“这是我们科室治疗的年龄最小、体重最低的先天性胃壁缺损并胃穿孔患儿,病症罕见、胎龄小、体重低等都增加了本次诊治的难度,但在医院多学科的共同协作下,顺利完成了本次治疗。”高雁翎表示,下一步,新生儿医学科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准,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保障医疗质量,让群众安心、放心、舒心。

科室简介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新生儿医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是市级首批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全市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新生儿危重症质控中心、德州市医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现有医护人员29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德州市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技术力量雄厚。科室技术力量集临床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

科室目前开放床位35张,重症监护室建筑面积6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50名重症患儿的治疗。重症监护室分设感染隔离区、危重患儿抢救区及过渡区,并开设母婴同室病房。病房设置人性化,内部布置温馨,为母婴营造最舒适的就医环境。

科室配有先进的转运及抢救设备,包括旋转吊塔、新生儿专用救护转运车、多功能转运暖箱、美国长颈鹿多功能暖箱、辐射抢救复苏台、床边血气分析仪、新生儿专用呼吸机、多参数监护仪、床边X光照片、床边B超、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经皮胆红素监测仪、LED冷光源黄疸治疗仪、蓝光毯、贝朗换血泵等。

新生儿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在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重症黄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溶血症、感染性休克、DIC、遗传代谢病等疾病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年救治危重新生儿约1200例,抢救成功率达99%。开展了全肠外营养、机械通气、高频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的LiSA技术应用、新生儿腹膜透析、外周同步动静脉换血术、脐静脉

置管及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新生儿纤支镜、振幅整合脑电图应用等先进技术,综合采用先进的技术治疗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提高他们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同时开展围手术期新生儿监护、治疗,大大提高了各类先天畸形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全方位提高了新生儿危重病人尤其是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监护、抢救水平。

科室医务人员基于临床,注重科研,近年来发表省级以上期刊论文30余篇,申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并有多项课题获市科技进步奖;连续6年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科室承担滨州医学院等多所院校儿科学新生儿疾病教学工作,为滨州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同时也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基地。

新生儿科全体医务人员以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责任心呵护每一位患儿,让我们守护新生,共铸辉煌!(绘图/秦萍萍)

(责任编辑:鲁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