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了,肯定还有很多人正谋划开启新的职业生涯,那么求职路上会有哪些坑?跟着我们一起避开吧!
01 “交费”需警惕 提防黑中介骗取中介费 不少求职者找工作心切,相比于传统招聘,网络招聘平台的便捷性更高,但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存在着“黑中介”的可能性。这些“黑中介”往往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找借口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 提防不良培训机构骗取高额培训费 某些招聘公司实为“培训机构”,他们以“面试”为幌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导求职者报名,参加上岗培训并要求缴纳高额培训费,进行一些培训发放培训资料、光盘等,但这些资料却与入职考试毫不相干,最后甚至以能力不达标等借口要求求职者另找工作。 提防非法招聘公司骗取押金保证金 无论是“抵押金”、“风险金”、“保证金”还是“入职费”、“服装费”、“介绍费……”,当被承诺或被暗示“交了费就包入职”时极大可能就是遇到骗局了,在求职者交费后骗子要么找借口不安排工作要么就直接人去楼空了。 02 “入职”要谨慎 谨防误入问题公司 有些公司看上去很正规、高大上,但却干着非法集资、传销甚至诈骗等等违法犯罪的勾当。 在很多“入职”诈骗案件中,很多求职者就进到这样的公司,受不良环境和高薪诱惑等负面影响,或者抱有侥幸心理,即使发现公司涉及违法犯罪活动,他们也选择继续参与“工作”,成为犯罪链条的底层执行者,跟着公司干着违法的事情最终同样会被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甚至当警察查处一些问题公司时,现场还有正在面试应聘的求职者,直至老板、经理被抓后这些应聘人员才明白自己差点“中招”。 谨防陷入境外诈骗窝点 不要轻信境外高薪务工等招聘话术,否则极有可能陷入不法分子的圈套,被胁迫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甚至被非法拘禁、遭遇毒打。 03 牢记莫“中招” 不少招聘诈骗都利用了 求职者求职心切、渴望高薪的心理 对于求职者而言 应该怎么做? 记住以下攻略 需警惕低门槛且高薪的职位,尤其要更加谨慎看待招聘信息中出现的“月入过万”“高薪日结”等词汇。 需尽可能了解清楚公司情况,例如使用专业的求职中介机构,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权威平台,查证公司信用信息实地考察公司所在地等。 在签订就职培训等合同协议时要明确清晰了解协议内容。 如果仍旧“中招”,要及时保存证据并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04 兼职刷单骗局 李女士(化名)春节期间闲来无事,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某群聊,群主声称可以“躺在家里赚钱”、“春节赚外快”,群友也积极晒各种返单截图,于是李女士尝试了几次发现收益还不错。后来按照群主建议下载了某APP继续刷单并往APP汇入大额金钱,发现无法提现后,李女士想问群主怎么处理时,发现群聊解散了。 套路解析 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的营销行为,刷单广告鱼龙混杂,所以往往被骗后平台也不支持此类的维权。骗子利用刷单的不透明,编造种种内幕理由,诱骗用户完成刷单任务,而踩到了骗子的陷阱。 警方提醒 任何刷单,都是诈骗。门槛低、时间自由、高佣金往往都是噱头,不要轻易相信这类“不劳而获”的广告,更不要随意支付或转账! 收藏好这份求职攻略避免踩坑(相关资料图)
来源:福田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