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产业科技
“不是每个工厂都有快速起量的机会。”
1998年出生的姜少欧接手父亲的服装厂之前,他的父亲如同无数个上一辈制衣人一样,每天奔波在经销商接洽和规律的缝纫机吱呀声之间。那时的服装厂赖以生存的经营模式,仍然是有一单做一单,机械式重复,对增长的可持续性未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但从几年前开始,服装厂订单量骤减,入不敷出,23岁刚刚完成国外学业回国的姜少欧,不得不子承父业。
同样肩负起挽救父母生意重担的,还有1996年出生的周云斌。
上高中时,周云斌家里的家居工厂还雇佣着两百多名员工,但由于产品起订量较大,工厂的生产和人员成本控制不善,到了他大学毕业的时候,工厂已经倒闭,还欠了一屁股债。
改变,从他们融入到SHEIN的跨境零售生态开始。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行业,在SHEIN的海外销售网络和创新供应链体系中实现交汇,目的只有一个,盘活资源,提升产销效率,寻求增量空间。
这也正是SHEIN十年创业所打磨的能力模型标准,围绕产业数字供应链升级,构建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模式,进而不断迭代成为千行百业的增长飞轮。
柔性供应链的内核在于以销促产、按需供应,这不仅能极大提升库存周转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经营成本,而且可以把降本反哺到销售增效上,让卖家拥有更大的让利空间,释放产销良性增长的飞轮效应。
同时,基于多年来积累的对于海外市场爆款风格和流行元素的把控、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以及广泛的海外销售网络、成熟的市场营销经验,SHEIN以跨境智库的角色,为卖家精通国际市场输出本地化零售方案,并解决增长的合规和风险隐患。
伴随更多供应商、更多行业卖家投身跨境市场,SHEIN也在今年深化平台战略,,构成自营品牌+平台双引擎驱动的独特模式,把在服装时尚领域沉淀的供应链能力和跨境零售生态开放给更多中小卖家。在SHEIN平台上,无数卖家和品牌正在被世界看见,SHEIN正在为传统制造业中不同领域、不同角色的商家搭建一条几经验证的出海高速通路。
国际品牌背后 产业数字化柔性升级
SHEIN从自有品牌起家,其打造的时尚品牌SHEIN如今已经是海外消费者最受欢迎的时尚品牌之一,其产品不仅能实时满足消费者丰富的时尚需求同时更具性价比。而这背后正是其不断创新打造数字化柔性供应链的结果。
在过去的近十年中,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制衣厂也加强了原材料采购、生产成本控制和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但是,传统服装制造业依旧摆脱不掉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技术升级,产业效率较低,不能精准地匹配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困境。
在SHEIN“小单快反”的柔性供应链模式下,供应商与SHEIN之间呈现出罕见的共生关系,使得数字化技术工具、柔性方法论和标准持续普及和渗透,逐渐填平了过去服装制造业的数字洼地。
姜少欧即是见证SHEIN柔性供应链赋能服装制造的供应商。
“小单快反”按需生产的敏捷供应链模式要求生产上下游全链条以及供应商生产全路程都要进行数字化改造,通上数字化的网后,从原材料采购、到下订单、到每个订单的生产要求标准、质量要求等等都在线上进行实时同步和管理。SHEIN前期对每个产品会先进行100-200个订单的测试,市场反应好再和供应商追加生产,反应不好则立刻停止生产。这种柔性按需生产能大大提升需求端和供给端的精准匹配、减少产业浪费。
在SHEIN的改造下,姜少欧与团队要按照SHEIN品牌的标准与要求供货,而进一步,SHEIN还会告诉他们如何能达到这些标准和要求,从技术工具的免费提供、到培训如何使用数字化工具、如何从工具中分析出问题并改进、甚至组织架构的搭建和管理,SHEIN都会对他们进行培训。
近三年时间,姜少欧明显察觉工厂的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从每个月3、4万件的出货量,到目前稳定在40万件左右。
改变的不只是姜少欧。在成为SHEIN的女装成衣供应商之前,因为一些外贸顾客突然停单,沈女士自己垫资先进行生产的订单都砸在了手上,从而欠下了外债。
2020年,沈女士的工厂开始与SHEIN合作,尝试小单快反的柔性生产。以数字化柔性供给为导向的生产管理,帮助沈女士的工厂在合作第一年销售量就超过了80万件。此后,工厂销售成绩逐年呈倍速增长,如今已成为SHEIN的优质供应商之一。
如今,SHEIN品牌的服装供应商们,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实时了解生产进度、流程是否出现卡壳问题、如何减少浪费……服装制造业的供应链升级故事仍在续写。2023年上半年,SHEIN又宣布5年投入5亿继续深化供应商赋能工作,并建立了首个服装制造创新中心,持续输出柔性供应链标准。
截至2023年上半年,SHEIN已累计支持供应商工厂修建面积近24万方、培训超240场,通过全方位推动供应商工厂综合能力提升,助力服装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出海。
大力发展平台化多模式助力让出海不再翻山越岭
有了深耕服装产业供应链的经验和方法论之后,SHEIN在平台化战略下赋能千行百业时,也具备更足的底气。
目前,SHEIN正式形成自营品牌+平台双引擎发展的独特模式,以代运营和自主运营多模式向更多行业的卖家输出全球化能力模型,从生产、销售到品牌一站式赋能卖家出海。
具体来看,对于有自主运营经验的品牌,SHEIN能通过平台的资源、以及品牌打造经验赋能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助力其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的扩大;而对于更多没有海外第三方平台销售及运营经验的中小卖家,SHEIN平台可为它们提供代运营服务,包括商品运营、仓储、物流、客服、售后等,让卖家可以更专注于供应链,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作为一家专营餐具和烘焙用品的的卖家,彭志浩近年来已被国内电商市场卷得遍体鳞伤,为了谋求增长和出路,他把目光投向了风头正盛的跨境电商。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他面前,做跨境电商没经验怎么办?
最开始接触跨境电商的时候,彭志浩感到没有安全感,除了对平台欠缺信任,面对产品出海的未知风险,也让彭志浩不敢有过多投入。
直到今年年初接触了SHEIN的代运营模式,他的疑虑才被打消。SHEIN的代运营模式类似于一位管家,卖家进行产品开发及推款上架,SHEIN提供后续的商品运营、物流管理、客服和售后环节,帮助卖家把精力聚焦在产品开发和供给上。
“之前我们做别的平台,可能要等一两个产品卖得稳定了,才敢上其他的产品,而且还要兼顾运营、物流和售后的工作。但是做SHEIN我们会把精力集中在产品上,不需要考虑其他环节,只需要专注又快又好地开发产品。”彭志浩说。
经过半年多摸索,彭志浩已经从小白成长为精通国际市场的活跃家居用品卖家。销售额从每月20万一路高涨至一百多万,在家居品类中表现不俗。
改变同样发生在周云斌身上。加入了SHEIN平台后,周云斌做起了树脂摆件的跨境生意。
SHEIN首先在线下对周云斌的工厂和资质进行查验,确保其有足够的供货能力;之后与其充分交流了平台特色和用户特征,为了让他更懂如何选产品,还定期与他分享各个季度的潮流趋势,热卖单品和元素。
这些帮助消除了周云斌初入一个新行业,且对外贸没有任何经验的迷茫和顾虑。“SHEIN买手会告诉我什么养的产品容易成爆款或者趋势流行些什么,我再让工厂生产,就好做很多了。”
有了父辈的失败经验,周云斌很在乎成本控制。随着和SHEIN的合作深入,周云斌逐步掌握了SHEIN式“小单快反”:前期先测款,后面根据市场销售反馈来调整和安排后续生产,以此来更精细化管理,减少成本和其他的浪费。
其他的家居商家常规产品订单往往要1000件起订,而现在周云斌的做法一般是每批次200-300件,如果销售趋势好立刻返单,有效地减少了浪费,节约了成本开支。
为了更好控制产品和品质,周云斌在SHEIN的指导下开始自建供应链,生产数字化和仓库管理,周云斌都从SHEIN这取了经。如今,周云斌在SHEIN平台的店铺上每天有500多个款,营业额也从一天2000多元增长了400倍。
从自营品牌到第三方卖家,从服装产业到千行百业,SHEIN的平台辐射半径越来越大。今年5月,SHEIN更是推出“希有引力”百万卖家计划,该计划旨在未来三年帮助全球10000个卖家实现年销售额突破百万美元,帮助10万个中小卖家年销售额达到10万美元。近日SHEIN又推出全国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让更多产业带通过数字贸易打入国际市场、并带动它们更多数字化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