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智电汽车大行其道的当下,市场变得越来越“卷”,从产品到配置、从体验到服务,车企和品牌恨不能把最好的、最丰富的都提供上。然而现实却是,即便在堆砌了各种功能与“黑科技”后,不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依然较弱。对此,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雷平在前不久举行的泰达论坛上直言,当前车企“内卷”的本质是产品同质化严重,要想“破圈而出”,根本还在于打造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储瑞松曾说过,产品电动化后,不同车企和车型的电动汽车在动力系统上除了成本之外,很难实现消费者可感知的差异化竞争力,而智能化恰好提供了整车体验差异化的可能性,智能化的能力将决定消费者用车体验的“天花板”。但是,从当前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来看,智能语音、智能座舱、HUD(抬头显示)和OTA等功能及配置已成为大多数产品宣传的着力点,许多产品具有极高的相似度。
这一点其实在智能手机领域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近些年,很多消费者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智能手机不仅外形越来越相似,只在屏幕大小、摄像头设置上有所差异,而且使用体验和感受的差别也越来越小,尤其是同一个生态系统的产品。可以想见,未来智能电动汽车或许也会变得越来越相似,当下或许可能在人机交互、语音识别或辅助驾驶方面还存在一定差别,但随着这些技术越来越成熟,背后的技术供应商逐渐淘汰整合至若干家,届时汽车产品又该依靠什么来塑造自身的独特性,成功“破圈”呢?
答案恐怕就是差异化。那么,差异化又该如何打造呢?正如雷平所言:“与其关注竞争对手,不如更多地关注用户、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和使用场景的需求。”不同的汽车品牌和产品面向的客户群体不同,应当关注和看重的需求自然也不一样。例如理想汽车将自身定位于“奶爸车”,因此就尽可能地满足家庭出行需求,在空间和娱乐等方面大做文章,而不是一味着眼于炫酷造型或超豪华配置。必须承认,由于技术进步,当前可以“上车”的智能化功能数不胜数,但越是如此,车企就越应该根据产品定位有所取舍,适当放弃那些冗余的无效堆砌,否则只会既增加成本,又得不到消费者认可。
基于此,笔者认为,车企应做好共性技术和个性技术的分工协作。在事关安全、健康和环保等基本要求方面,车企可加大研发力量,建立更紧密的行业合作,共享研究成果。这样不仅能有效降低单家车企的研发投入,而且还可以让这些基础的产品功能进一步普及和推广,进而提高汽车出行的整体体验与感受。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以及特定场景的使用要求,企业要进行深度调研,提供目标用户所需要的且价值卓越的产品、服务和体验。
截至今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已经累计突破2000万辆。在庞大的市场背后,有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有着越来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智能电动汽车而言,产品除了要“更好”,还需要“与众不同”。惟有着眼于差异化,建立消费者的独有认知,品牌才能被消费者记住,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施芸芸《中国汽车报》(2023-09-25 0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