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还年轻,年仅25岁;
有人说,他太秀气,难“扛事儿”;
还有人说,他声名不显,默默无闻。
(资料图)
但……
年轻的咸宁,属虎,
正值虎啸山林、拼搏赶超的青春年华;
秀美的咸宁,立足资源优势,
凭颜值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务实的咸宁,不断打基础,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
从“新”出发
近400家外资企业、7万家私营企业、26万家个体工商户选择在咸宁投资兴业。
全市“四新”经济市场主体总量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01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3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7%。
5所高校、16所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8万多人,年毕业2万多学生,为各类企业提供大量高素质产业人才。
中欧班列“长江号”咸宁始发并常态化运行;咸宁——中东海外仓全面建成;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开园运营;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咸宁,大有空间、大有希望、大有可为。
向“新”而行
围绕赤壁青砖茶、咸安桂花、嘉鱼莲藕、通城油茶、崇阳麻花、通山枇杷,形成“一县一品”6大产业标准体系、1105项子标准,用标准提升经济效益,用标准放大区域公共品牌价值。
秉持链式思维,聚焦大健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组建8大产业联盟,构建起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契合资源禀赋和城市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两年时间,改造建设万间乡村旅游客房、做好千桌农家饭、研发百道适合各方游客的特色菜,乡村旅游“万千百”工程深入实施,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示范点、特色民宿、夜间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活力迸发。
咸宁,春风化雨、日新月异、阔步前行。
凭“新”而变
全面对接省“51020”产业集群建设,积极融入武汉市“96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现代产业体系不断集中、集聚、集群,13个产业入选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智能机电产业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推动实现聚企为链、聚产为园、产城一体,建起集约高效、链条完整、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体系。
跻身“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中国质量魅力城市、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连续20年被评为全省金融信用市。
驰而不息优化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的营商环境,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28条,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企业直通车”,细化落实“免申即享”政策,政策红利加速转化为发展红利。
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家式”服务机制,政务服务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86.7%,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咸宁,想干就有机会,敢干就有支撑,干成就有回报。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