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近日,在高桥镇文化站里,站长张春兰与锣鼓队队员李华珍开心不已,她们收到了来自咸宁市颁发的高桥民俗锣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证书,“太不容易了,希望高桥锣鼓在我们手上越走越远。”提及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两人感慨不已,高桥锣鼓从发源到传承再到如今蓬勃发展,已经花开遍地。
(资料图)
“我从1963年在父亲和叔伯们的影响下,开始学打锣鼓。”出生于1949年,如今已是74岁高龄,打了60年高桥锣鼓的游世江老人一边翻着泛黄的记录本,一边向记者讲述着自己从艺多年的经历,也讲述高桥锣鼓的故事。
高桥民俗锣鼓在逢年过节、庆祝丰收、红白喜事、文艺演出等场合敲打,能产生美感、艺术感,起到赏心悦目的作用。其中,比较出名的是《斤求两》源于明朝,是众多锣鼓曲牌的经典,整套鼓点,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时而雷霆万钧,时而平静如水。“游世家是高桥镇游氏第四代也是此代唯一传承人,游家自清代咸丰年间开始山歌创作和收集。”幼时的耳濡目染,他对家传山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唱山歌的他也学打高桥锣鼓,学成之后教了一代代人,“民族精神文化遗产,不属于某个人所有,无论本姓还是异姓人,只要想学都会倾囊相授。”对于有天赋的爱好者甚至主动传授技巧,几十年间传授弟子达数十人,传的人越来越多了,高桥镇的威风锣鼓渐渐有了名气。
如何让高桥锣鼓得到传承,让更多人听到、看到,走出高桥,高桥镇文化站站长张春兰付出了诸多心血。
1996年,20岁的张春兰从武汉教育学院文秘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高桥文化站工作。后因机构改革,她离开了热爱的文化事业,外出务工经商。后来,得知咸安区统一设定公益服务岗位的消息后,张春兰怀揣着无法割舍的文化情怀,毅然决定放弃刚打拼出来的事业,回高桥竞聘文化公益服务岗位,2008年,她如愿以偿,成功受聘。
2010年,借助着建好的综合文化站,张春兰决定潜心学艺,练就几样真本领。说干就干!她和队友自费进城拜师学艺,从识简谱到学打腰鼓,再到打锣鼓。讲起学锣鼓的往事,张春兰的队员李华珍喉咙哽咽地说:“那个时候听了很多风言风语,都说女人打不了锣鼓,我们就硬着头皮偷偷学,不认识曲谱就一遍遍地反复练。”那段时间,腰鼓协会、剧团、人民广场、桂花广场经常可以看见她们的身影,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成归来后,张春兰先后组织卫生院职工、学校教职员工、高桥社区居民、澄水洞村、石溪村、高桥村的中老年妇女成立锣鼓队,毫无保留地免费传教。
如何不让流传千年的锣鼓曲牌失传,张春兰深感责任重大。她请来会演奏的师傅,统一规范节奏,编制曲谱后,又组织人员培训。在此基础上,张春兰组建了“高桥民俗锣鼓表演队”,2012年,这支表演队在咸安区民间文艺调演上获一等奖;2013年获市政府颁发的“南鄂群星奖”银奖;2014年经层层晋级终获全国牛人赛“最牛守望奖”;2015年获得全省百佳社会文艺团队。
2015年,高桥锣鼓被列入咸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高桥锣鼓被纳入咸宁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随着高桥锣鼓的声名鹊起,学打锣鼓的人越来越多,在几年时间里,张春兰先后组建了56支高桥锣鼓队,培训近500人。
如今的高桥,只要天气适合,在文化站广场前,每到晚上,激情音乐响起,附近群众便自觉到此跳舞,锻炼身体。欢悦的歌声,打破了昔日山区的沉寂,群众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这几年,高桥镇近500人的锣鼓队成员走出高桥,车站路社区、旗鼓社区等咸安十多个村、社区都在陆续学习高桥锣鼓,咸宁群艺馆也有专人练习,2022年,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专门来高桥镇调研高桥锣鼓,邀请了非遗传承人到音乐学院讲座、教学。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1000多人按照高桥锣鼓的曲谱,敲起锣打起鼓,迎来了高桥锣鼓的快速发展,全市各种大小文艺活动现场都能见到高桥锣鼓的身影。
张春兰笑着说,“家里的4岁孩子都听得懂我们的鼓点,还会拿着小鼓在家里敲。”对于高桥锣鼓的未来,她充满希望。
“咚咚咚,锵锵锵……”高桥锣鼓热闹非凡,如今,有高桥锣鼓的声音,哪里就会热闹起来,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回响在鄂南大地。
(融媒体记者:王媛媛 特约记者:辜俊 通讯员:高雪梅 编辑:董盈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