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83岁的王先生腹痛反复无常,但完善胃、肠镜等相关检查后,却未能查出病因,四处求医无果的他在亲戚的推荐下来到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全面了解王先生的病情后,医院消化内科执行主任朱黎英凭借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王先生腹痛的原因可能在小肠处,建议其完善小肠镜检查。王先生和家属商议后,决定进行小肠镜检查,而检查结果也证实了朱黎英的判断。


(资料图片)

“小肠也被称为‘黑暗大陆’,常规的胃肠镜检查均无法达到,而不明原因的腹痛等病症都有可能和小肠有关。”朱黎英说,而小肠镜诊疗技术可以将内镜送达中消化道的小肠,完成全小肠探查。

认识小肠镜

据了解,小肠镜是一种用于检查和诊断病因不明的慢性消化道出血及各种小肠病变的医疗器械。小肠镜是观察小肠病变最清楚的一种检查方法,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确诊率达到80%至90%,具有可以活检、视野清晰的优点,使其成为小肠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在小肠镜检查时,由于小肠总长约5~7米,一般医生会结合病史和小肠CT等其他检查结果,初步判断病变的部位,再决定采用经口腔进镜、经肛门进镜或经口和经肛方式对接。如果怀疑病变部位靠上,首选经口进镜,可完整扫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中上段;病变部位靠下,经肛进镜可观察大肠、回肠,甚至空肠末端病变;如果经口和经肛方式对接,则能实现全小肠无盲区的检查。

此外,因为人体小肠较长且操作难度高,所以整个诊治过程比普通胃肠镜时间久,多数患者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此项检查。因此,检查前应需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小”肠镜“大”作用

“小肠镜诊疗技术的出现,弥补了胶囊内镜的不足,不仅可以对小肠疾病进行高清的图像检查,同时发现问题还可以进行局部定向的活检,甚至可以在小肠镜下对出血、息肉和狭窄等小肠疾病进行治疗,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朱黎英表示,小肠镜诊疗技术的开展标志着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内镜检查实现消化道的全覆盖,该技术还填补了我市小肠诊疗技术的空白。

哪些情况需要行小肠镜检查?

1.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及缺铁性贫血:有呕血或黑便、血便症状,并且之前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排除了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病变。

2.疑似小肠肿瘤或增殖性病变。

3.疑似小肠克罗恩病。

4.不明原因小肠梗阻、腹泻或蛋白丢失;疑似吸收不良综合征。

5.小肠异物取出(如胶囊内镜等)。

6.外科肠道手术后异常情况(如出血、梗阻等)。

7.相关检查提示小肠存在器质性病变可能(DSA、胶囊内镜、小肠CT等)。

8.已确诊的小肠病变(如克罗恩病、息肉、血管畸形等)治疗后复查。

9.小肠疾病的治疗:小肠息肉切除术、小肠血管病变治疗术、小肠狭窄扩张术等。

10.困难结肠镜无法完成的全结肠检查。

11.手术后消化道解剖结构改变导致十二指肠镜无法完成的ERCP。

12.不明原因的腹痛,常规胃肠镜检查及其他影响学检查没有阳性发现。

13.经皮小肠造瘘术。

(责任编辑:鲁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