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虎讯 6月24日消息,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公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报送或保管相关资料,从事网络支付业务违规开立支付账户,从事收单业务未按规定建立并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从事收单业务未按规定设置、发送收单交易信息,被处以12万元的罚款。
据捷付睿通官网介绍,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11日。2011年8月29日,公司荣获《支付业务许可证》,具有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全国范围支付业务许可,并于2021年8月29日顺利获得续展资格。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于2016年正式引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和主要出资人,围绕小米互联网应用场景进行了支付业务战略布局,形成了网关支付、快捷支付、代收付、POS支付等支付产品。
(相关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7月,捷付睿通曾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被央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处以警告。
据了解,捷付睿通运营有钱包APP(原“小米钱包”),目前产品可实现线上快捷支付、生活充值缴费、Mi Pay支付、扫码付、交通卡、门卡、车钥匙、eID等多种功能、以及贷款、分期、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天星支付和天星金融均为其合作伙伴。
天眼查APP显示,捷付睿通注册资本1亿元,由小米科技持股97%,小米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雷军系董事长,曹子玮为董事、总经理,贺滔任副总经理。
今年5月,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小米高级副总裁周受资卸任董事职位,由林世伟接任。张振东、付基伟卸任副总经理职位,贺滔接任副总经理。
金融虎网注意到,今年1月,捷付睿通披露的非银支付机构关于客户投诉及处理情况的公告显示,2021年,交易类客户投诉事件达1135件,服务类客户投诉事件达1383件,累计达。针对相关投诉1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的占比为64%;1至3个工作日以内处理完毕的占36.5%。
根据其解释,捷付睿通交易类投诉事件包括支付掉单类、重复支付、资刷等涉及资金变动的相关投诉。服务类客户投诉事件包括签约认证类、信息查询类、服务态度、处理时效等不涉及资金变动的相关投诉。
需要指出的是,据金融虎网了解,直至今年以来,有关“捷付睿通私自扣费”的相关投诉仍频有出现。
据黑猫平台信息显示,今年2月5日,一名用户投诉称:“捷付睿通的快捷支付是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的,2022.1.31晚上10.38和10.41,捷付睿通有限公司在未告知本人前提条件下,私自从本人建行卡内强行划走两笔钱,我与贵司从未有过任何金融来往,也未曾有过相关金融代扣协议。”
在上述投诉中,小米服务那些事称客服在当日称已与用户沟通并达成一致“申请完成投诉”,但遭到用户回怼:“并没有与你方达成一致”。
今年5月22日,另一名用户也诉称:“2022年5月22日晩上21:09分,小米支付(捷付睿通)私自未经本人允许,产生一笔115元的消费扣款,本人当时未消费,也不知道该笔消费扣款用途。”。(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