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数据,8月,国内共发布13起召回公告,涉及13个品牌的共计521417辆乘用车被召回。
环比来看,8月乘用车召回规模相较7月增长235.97%,成为年内第三高点。同比来看,去年8月召回规模是1-8月中的次低点,而今年8月召回规模同比飙升595.86%。由此,1-8月乘用车累计召回规模再次超越去年同期,达3151064辆。
多个品牌发起的大规模召回和再次“现身”的问题燃油泵,成为推动8月召回规模激增的主要原因。
(相关资料图)
具体来看,奔驰分两批次共计召回了263874辆乘用车,召回频次和规模皆领跑榜单。其中,有231249辆进口C级、E级、G级、S级、CLS、AMG GT、GLC SUV、GLE SUV、GLS SUV,及国产C级、E级、GLC SUV的召回原因是车辆因燃油泵的叶轮不满足材料特性的要求,叶轮变形并与燃油泵壳体发生摩擦、阻力增大。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燃油泵停止工作,导致车辆行驶中熄火,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大众同样因问题燃油泵而召回了83497辆搭载1.5L燃油发动机的波罗Plus和途铠。该批次车辆因供应商生产过程偏差,燃油泵叶轮与叶轮外壳间隙较小,叶轮表面粗糙度较大,汽油沉淀物容易积聚在燃油泵叶轮与叶轮外壳间,造成叶轮旋转不畅,燃油泵工作不良,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失去动力。
由此,8月,共有314746辆乘用车因问题燃油泵而被召回,占召回总量的60.36%,且都来自德系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起,由电装问题燃油泵引发的“失速门”,一度成为乘用车召回市场的焦点。2020年,国内更有多达2741469辆乘用车因该问题被召回,占全年召回总量的41.40%之多。不过,在此之后,“失速门”便偃旗息鼓。彼时深陷“失速门”的大多为日系品牌,而本次奔驰和大众的大规模召回,会否再引发一波相关召回,值得持续关注。
此外,来自德国的保时捷和宝马分别召回了51辆和29辆车。四家德系品牌累计召回347451辆乘用车,占召回总量的66.64%。
8月,来自美系的林肯召回规模也超过8万辆,为83081辆,位居品牌召回数量第三名。其中,11480辆大陆的召回原因是“车辆由于零件结构原因,后视摄像头内部镜片与垫圈之间存在尖锐接触面,造成镜片上的防反射涂层损坏,影响摄像头图像质量,干扰驾驶员对车辆后方情况的观察”。另有2556辆领航员的召回原因是“车辆因空调鼓风机电机电刷架弹簧定位不当,电刷弹簧或电刷架内部可能短路并局部过热,极端情况下引发车辆乘客舱内起火” 。此外,还有69045辆MKC的召回原因是“车辆因设计原因,电瓶监测传感器印刷电路板可能在售后维修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短路,造成周边材料过热,极端情况下导致发动机舱起火” 。
另外,特斯拉8月召回了271辆进口Model S和Model X。两家美系品牌累计召回83352辆乘用车,占比15.99%。
8月,中国品牌也迎来召回小高峰。捷途、吉利、奇瑞三品牌累计召回乘用车75412辆,占比14.46%。其中。捷途宣布召回33077辆X70 PLUS,原因是车辆采用车内双拉解锁开启引擎盖的方式,但缺少“引擎盖未关闭”提示功能。引擎盖若未被完全锁止,驾驶员在车内可能难以识别到该状态,极端情况下车辆行驶时引擎盖有被掀开的风险,影响驾驶员视线,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同为奇瑞系的奇瑞品牌宣布召回20063辆奇瑞eQ1,原因是车辆由于电池系统软件策略问题,在经过长期频繁快充或长期停放后,动力电池内部电芯压差逐渐变大,压差超过设计值可能导致车辆限功率行驶,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高压下电,车辆失去动力,存在安全隐患。
吉利则宣布召回22272辆帝豪GL,原因是车辆由于车门锁零部件尺寸超差,车门锁体耦合杆回位不良,可能需要多次动作才能打开车门,紧急情况时会增加乘员安全逃生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8月,来自日本的丰田和雷克萨斯累计召回乘用车14555辆,占比2.79%。来自英国的捷豹路虎召回574辆揽胜和揽胜运动,占比0.11%。来自瑞典的沃尔沃召回73辆XC40,占比0.01%。(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