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就一个字
【资料图】
这几天
小强真的说好多次
动一动感觉就像经历了汗蒸
目前佛山已启动
高温IV级应急响应
从明日(7月11日)开始
今年的三伏大幕更是正式开启
俗话说“热在三伏”
这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各位街坊,你们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对此,不少网友感叹
确实太热了,全靠空调续命
但在浙江杭州,一独居奶奶
为了省电竟然不开空调和电扇
最终住进了ICU
习惯了省电
不开空调和电扇
老人热痉挛住进了ICU
近日,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了今年第一位热痉挛患者。
“过10分钟有一位高热昏迷的老年患者将要送来,请做好抢救准备。”随着一阵紧促的电话铃声,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准备工作中。
7月2日下午16点整,120推进一位79岁的张奶奶,只见张奶奶意识不清,浑身时不时地抽搐,全身大量出汗,体温高达40.2℃。
结合其他指标考虑是热痉挛,医护随即开通两路静脉通路快速补液,采取了降温、脑、抗惊厥等救治措施,但情况不容乐观,经一番诊治后送ICU进一步对症治疗。
为防治气道堵塞,医护还在张奶奶嘴中放入了口咽通气管,但因为张奶奶不停地在抽搐,咬着管子的牙齿一直在用力,硬是把牙齿咬断了两颗!
据了解,张奶奶是一位独居老人,在家坐着未开空调和风扇,由于室内过于闷热导致昏迷,后被子女发现后得以送院。目前,老人仍住在ICU。
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医生朱少杰表示,热痉挛属于重症中暑的一种类型,是指由于高温环境下出汗过多,导致大量水和钠盐丢失,大量饮水而盐分补充不足,从而引起肌肉痉挛、疼痛的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为热衰竭、热射病,甚至危及生命,经过及时治疗后,一般在30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
“最近每天急诊都要接诊7-10名中暑患者,且老年人、小孩居多,高温天气应减少外出或户外运动,在烈日下工作时必须做好防晒及补水,补充盐分。”朱少杰提醒,年老体弱居家人员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很多老人为了节省电费而不开空调,家属应时常给予关心和劝导。如发现类似热痉挛等重症中暑患者应迅速将其送至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预防中暑小妙招
几个预防中暑小妙招快码住!
喝、躲、备。
喝:要增加饮水量。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同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躲:注意防晒。气温升高到32℃以上,除电扇降温,还应用凉水洗脸、擦拭身体或者打开空调对人体进行更有效的降温。
备:家中如果有婴幼儿或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等,可备解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注意:藿香正气水内含有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