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文皇帝讳棣,为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于洪武十三年就番北平。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驾崩,其孙朱允炆继位,是为明惠帝,诏令次年改元建文,故朱允炆也可称建文帝。

朱允炆即位时年仅21岁,而燕王已然历练多年,早在洪武二十三年就在征讨乃儿不花之战中立下奇功,被明太祖特许“节制沿边士马”,此后“威名大振”,并多次统领诸将出征。相比而言,朱允炆在朝中威望明显不如朱棣,其父懿文太子朱标才是朱元璋着力培养的接班人,但因病早亡,朱允炆直到洪武二十四年才立为皇太孙。

太祖驾崩后,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此举引发了诸王不满,朱棣原本已经从北平启程前往南京,闻诏后只能半路返回。此事被认为是朱棣与朱允炆矛盾激化的开端,此后,诸王拥兵太重、多行不轨之事成为了建文一朝中央重臣们反复讨论的话题。


【资料图】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建议实行削藩之计,得到建文帝赞许。此后,先废周王橚,欲以此牵引燕王,又废湘、代、齐、岷。

被迫之下,朱棣先装病躲避建文帝的监视,令其放松警惕,实则加紧练兵、锻造兵器。建文元年秋七月癸酉,上书天子指泰、子澄为奸臣,并援《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发文后,朱棣于是举兵起事,自署官属,称其事为“靖难”。

经四年苦战,燕军攻入南京,朱允炆在一场大火中下落不明。朱棣随后即皇帝位,废除明惠宗的建文年号,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诏令次年改元永乐。

属于明朝的黄金时代就此开启,朱棣在位期间,政治上,迁都北京、继续削藩,有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减轻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还出兵占领安南,维护了东南亚朝贡体系;且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外交上,朱棣支持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联系。文化上,修《永乐大典》,对后世影响深远。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从治国能力来看,朱棣无疑是一代明君,他的诸多决策有力保证了明朝继续走在稳定发展的道路上。但因为朱棣所创造的永乐盛世,就将其残忍暴虐的一面掩盖,很明显是极其不妥的。

与其父朱元璋相比,朱棣的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处。朱元璋为维护统治往往不择手段,动辄骤兴大狱。朱棣同样如此,靖难之役得胜后,志得意满的朱棣挥师进入南京,祭拜孝陵后就下令搜捕建文朝旧臣。当时很多人对于朱棣行事之果决狠辣有所低估,认为他只会对那些逆臣予以惩处,不会轻易大杀朝臣。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朱棣对拒绝归顺之人的态度异常残暴,甚至以虐杀为乐,种种令人瞠目结舌之手段在《明史》、《明史纪事本末》中均有详细记载,读来实在叫人毛骨悚然。

【连“黑衣宰相”姚广孝都难以预料的残暴】

史书记载,朱棣自北平出发时,为他在靖难之役中谋划颇多的姚广孝曾上密奏:

“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方孝孺曾拜大儒宋濂为师,未入仕途已因才学闻名天下。太祖崩后,明惠宗遵从遗诏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此后在靖难之役中,方孝孺对重大事件多有谋划,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朱棣进入南京后,深知武力夺位只是暂时的胜利,如何将军事上的胜利转化为“民心所向”,甚至更能决定靖难之役的成功与否。方孝孺是当时天下读书人的榜样,而建文一朝诏书也多出自他之手,如若能够争取方孝孺归顺,这对于朱棣夺取正统无疑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姚广孝

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谋划颇多,他的贡献不仅在军事上出谋划策,更懂得把控人心的重要性。方孝孺是天下学子的榜样,他忠君爱国的品质为人所称颂,若能使方孝孺归服,对于安抚天下士子、重塑新朝文脉都有着重要作用。也正是因此,姚广孝说出了那句经典名言:

“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朱棣与徐皇后像

此中道理朱棣自然知晓,他进入南京后,便有部下向其建议,方孝孺在建文一朝地位颇高,即位诏书应该由他来起草最为合适。时建文帝已然下落不明,朱棣命人召方孝孺入内觐见,方孝孺坚决不从,后被侍卫抓入监狱。朱棣派方孝孺之徒廖镛、廖铭前去游说,不料这两人却被方孝孺大骂一通:

“小子从予几年所矣,犹不知义之是非!”(你们跟随我几年了,怎么还分不清是非对错!)

方孝孺

此后朱棣欲起草即位诏书,只得命人将方孝孺强行押送至大殿,方孝孺入殿后一言不发,只顾痛哭,哭声响彻大殿。朱棣有些尴尬,只好对他说:

“我法周公辅成王耳!”(我只是在效仿周公辅佐周成王而已!)

方孝孺听罢大喊:“成王安在?”(成王如今在哪里?)

朱棣对曰:“伊自焚死。”(自焚而死了。)

方孝孺再问:“何不立成王之子?”(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为帝?)

朱棣再解释:“国赖长君。”(国家需要年龄大的君主。)

方孝孺继续问:“何不立成王之弟?”(那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弟?)

问到这,朱棣已经有些不耐烦,他冷着脸说道:

“此朕家事耳!先生毋过劳苦。”(这些都是我的家事,你就不用费心了。)

说罢,他令左右侍臣拿出笔墨,请方孝孺执笔起草即位诏书。了解朱棣的读者一定知道,能够让他压抑怒火好言相劝之人几乎不存在,面对方孝孺频频驳斥,朱棣仍尊敬有加,足可见他还是相当重视方孝孺在天下文人中的分量。

可惜,朱棣还是低估了方孝孺的忠心,他大笔一挥写下一句话:

“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死就死了吧,我绝不会起草诏书。)

朱棣见方孝孺已经视死如归,决定从他家人入手进行恐吓:

“汝安能遽死。即死,独不顾九族乎?”(我岂会让你就这么草草死掉?再说了,你就算去死,难道不顾自己的九族了吗?)

谁知,方孝孺的回答彻底让朱棣疯狂:

“便十族奈我何!”(你就算杀我十族又如何?)

朱棣知道,他的威胁对于方孝孺来说毫无意义。既然无法让他臣服,那就要用最残酷的刑罚折磨他!随后,朱棣令人用刀将其嘴划到两耳处,然后派人大肆搜捕方孝孺的门生故吏,每抓一人都押送到方孝孺面前“展示”,随后杀掉。最后,方孝孺被朱棣下令车裂于街市。

方孝孺死后,朱棣仍不罢休,他下令将方孝孺所有书籍列为禁书,永乐年间凡藏书者皆为死罪。据传,因方孝孺而死之人多达873人(也有一说是847人),当时行刑的刽子手足足杀了好几天,头颅都堆成了山,血渗进地里好几米。

朱棣掌握着明王朝的最高权力,他当然可以用屠杀的方式折磨方孝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方孝孺的不屈而死印证了姚广孝此前所言,朱棣或许可以用武力收服天下,但却无法让所有读书人都心甘情愿臣服。胡适曾言:

“所以(方孝孺死)以后明朝200年,再没有政治思想家。我国政治思想在14世纪以前,决不逊于欧洲,但近500年来何以不振,这是由于方孝孺被杀的惨剧所造成的。”

【酷刑发明者,以折磨人为乐】

对方孝孺“好言相劝”,是因为不得不考虑他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分量。但面对其他人,朱棣残忍暴虐的一面就完全展露。

在建文朝曾担任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的铁铉在靖难之役中是为数不多面对燕军取得大胜的南军将领。当时朱棣围攻济南,铁铉用计诈降,险些直接将朱棣击杀,后又设计出奇兵,骚扰袭击燕兵,大破燕军,逼得一向用兵如神的朱棣也“愤甚,计无所出”,此后但凡出兵,朱棣均不敢再取道济南。

南京城破后,朱棣派军围攻孤立无援的济南,铁铉坚守多日后兵败,在淮南被俘,后被押送至京师。面见朱棣时,铁铉背立廷中,正言不屈,朱棣令人割去其耳朵和鼻子蒸熟,喂给铁铉吃,还笑着问他:“甘否?”(好吃吗?)铁铉从容答道:“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忠臣孝子的肉怎么会不好吃!)朱棣大怒,令人将铁铉凌迟处死,而铁铉至死仍大骂朱棣。

铁铉死后,朱棣仍觉难泄心中之怒,让人在大殿架起一口大锅,倒上数斛油熬煮,再把铁铉的尸身投进沸腾的油锅中,铁铉的尸身顷刻间便化为煤炭。但诡异的是,即便如此,铁铉的焦尸也不肯向朱棣低头:

“导其尸使朝上,转展向外,终不可得。”

铁铉被杀后,其父母被发配至海南,大儿子充军,二儿子做了官奴,后被虐待至死。妻子杨氏和仅四岁的女儿也被籍没为奴,沦为乐户,最后被发配到当时的官营妓院做妓女。

【统计一下,朱棣杀臣子都是用什么刑罚?】

前面所举的方孝孺、铁铉可谓是朱棣最痛恨的两人,那么朱棣对待那些无冤无仇的建文旧臣,会不会网开一面呢?

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

据统计,在壬午殉难中,“磔刑”是朱棣残害臣子最常用的手段。磔刑是古代一种酷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

礼部尚书陈迪在朱棣进京后被召见,当面指鼻大骂朱棣,朱棣令人抓捕陈迪子凤山、丹山等六人,同磔于市。除此之外,右副都御史练子宁、苏州知府姚善、户部给事中陈继之、袁州太守杨任、宗人府经历宋徵、松江同知周继瑜等臣均被处以磔刑而死。

除了磔刑,朱棣还发明了多种五花八门的刑罚,用以对付那些和他作对的建文朝旧臣。

刑部尚书暴昭被抓后,坚持不屈,大骂朱棣为逆贼,朱棣大怒,命人先去其齿,次断手足,暴昭仍大骂不止,直到颈脖断去方停止。

左佥都御史景清与朱棣有故交之情,燕军进入南京后假意投降,实则藏利剑于衣衽中,密谋趁上朝之机刺杀朱棣。朝会结束后,景清趁朱棣出门之机奋起一跃,结果被执。景清知道事情不成,大骂朱棣反贼,朱棣令人拔去其齿,景清含血喷御袍。朱棣被当众羞辱,彻底失去理智,命人剥去其皮,以稻草填充,挂在长安门之上。

有一天,朱棣路过长安门,挂着景清尸体的绳索忽然断去,尸体失去控制向朱棣撞来,朱棣大惊,连忙命人把景清尸体烧掉。经此一事,朱棣每到晚上都梦见景清仗剑追绕御座,不由发出“景清居然还这么厉害”的感叹。为了彻底消除“隐患”,朱棣下令杀光景清全族,就连景清老家全乡居民也一并杀光,谓之“瓜蔓抄”。

从景清乡族邻里的遭遇也可以看出,朱棣特别喜欢行株连之事。右副都御史练子宁宁死不屈,朱棣命人大杀其宗族151人,九族亲家之亲被抄没戍远方者又有数百人。太常卿黄子澄曾建议建文帝杀掉临阵溃败的李景隆,朱棣入京后抓他问询,后全家被朱棣所杀。

礼部侍郎黄观在南京陷落时尚在外募兵,金川门之变后朱棣令人搜捕黄观,黄观闻建文帝已逊位,身穿朝服向东拜别,在江水湍急处投江而死。朱棣闻黄观已死,但仍不罢休,命人籍没其家,同时连亲戚一百多人贬官戍边。

大理寺丞刘端忠心不二,燕军入京后不愿为朱棣之臣,约刑部郎中王高同弃官去,结果事泄被抓。朱棣笑问:“练安(练子宁)、方孝孺何如人?”(练子宁、方孝孺是什么人?)刘端正色而答:“忠臣也。”(都是忠臣。)朱棣再问:“汝逃,忠乎?”(你都想逃跑了,还算是忠臣吗?)刘端回答:“存身以图报耳!”(活着找机会报仇!)

朱棣见羞辱不得,令人割去刘端和高同的鼻子,然后走到他们面前得意说道:“作如此面目,还成人否?”(现在你们成了这个样子,还算人吗?)刘端正言不屈,答道:“我犹有面目,即死可见皇祖!”(我犹有忠臣孝子面目,九泉之下也有面目去见太祖高皇帝!)

朱棣大怒,亲手将刘端捶死,又将其全家戍边。

右副都御史茅大方被抓后,责问不屈,与其子顺童、道寿、文生同日弃市,二孙添生、归生死狱中。妻张氏发教坊,病死,尸体被人随意丢弃在路旁。佥都御史司中,面对朱棣羞辱坚词不屈,朱棣大怒,命人用铁刷刷其身体,最终司中被折磨而死,史载“姻娅同死者八十馀人”。

建文帝

户部侍郎卓敬、大常寺少卿卢原质、监察御史郑公智、监察御史高翔、刑部尚书侯泰、袁州太守杨任、监察御史王度、监察御史董镛、宗人府经历宋徵、徽州知府黄希范、卢振、监察御史巨敬、佥都御史程本立、知府叶仲惠等人,或全家被杀,或被族诛,建文一朝正直之臣,几乎被屠戮一尽。

【从壬午殉难看明初、明末士人气节之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壬午殉难与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甲申殉难有相似之处。的确,壬午殉难来自于明王朝皇室内部的战争,而甲申殉难则是农民起义军对明王朝的战争,结果均是当时的执政者轰然倒塌。

结果虽有相似之处,但我们若从细节处观察,可以看出明初、明末士人气节之差。靖难之役后,为建文帝赴死之臣子数不胜数,朱棣虽然创造出诸多惨绝人寰之残酷刑罚,但仍无法彻底消除天下人心中之不满。毫不夸张地说,壬午殉难后,明王朝文坛走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在气节血性上,空空如也。

朱棣何尝不知,天下读书人的心性会在自己一轮轮的屠杀下消耗殆尽,但为了夺取大位,他必须要毁掉以方孝孺为代表的明初政治思想。

这场大屠杀稳定了朱棣的皇位,但也摧毁了明初“忠君爱国”、“宁死不屈”的士人气节。此后,明朝士大夫们虽然口口声声大喊“为国为民”,但行事主张已经和开国之初有明显区别。

明朝士子们的心态发生了改变:既然皇帝都崇尚暴力、反对仁义,那读书人们自然也迷信权力,进而发展成结党营私—这也是明中叶以后党争频繁、只顾争权夺利的重要原因;皇帝为了制衡文官集团发展,不得不在朝中寻找帮手,这时宦官集团的势力又开始崛起。

明中后期,虽然也不乏徐阶、张居正这样的能臣,但与明初的“正臣”已有明显区别,更恰当来说应当是“权臣”。为了争权夺利,往往不惜手段,不顾仁义。

明亡时,情况更加引人叹息,大顺军即将攻入北京之际,崇祯帝击鼓竟无大臣上朝。崇祯帝死后,尸体被运至东华门外,与周皇后的遗体放在一起,“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余皆睥睨过之”,最后在太监王德化等的请求下,才勉强获得一个质量较好的棺材,四月初三日埋在田贵妃墓中。下葬时,仅有太监和百姓为崇祯帝送葬。

据统计,明亡后,自杀殉国的明朝臣子只有新乐侯刘文炳及其弟都督刘文耀、彰武侯杨崇善、惠安侯张庆臻、东宫侍卫周镜、驸马都尉巩永固、宣城伯卫时春七名勋戚以及范景文、倪元璐、李邦华等二十余名文臣。其他勋戚官员基本上都向李自成投降,陈演、朱纯臣还甚至带头劝进于李自成(崇祯帝临死前,仍将成国公朱纯臣视为明朝的救命稻草,命他统领诸军和辅佐太子朱慈烺,谁知朱纯臣不仅献齐化门(即朝阳门)投降,还劝进李自成,读来叫人唏嘘)。

进入南明时代后,明朝士大夫毫无气节、只知争权的画面简直无处不在。在江南拥兵百万、北方反清形势发展的有力背景下,南明朝廷内讧不断,不谋划复兴大业,反倒只顾争权夺利,致使错失良机,除了史可法竟无死节之臣。

相比而言,壬午殉难时建文朝忠臣数不胜数,草草列举,礼部侍郎黄观、给事中黄钺、翰林修撰王叔英、翰林王艮、浙江按察使王良、兵部郎中谭翼、御史曾凤韶、衡府纪善周是修、监察御史魏冕、参军断事高巍、教授刘政、太常少卿廖升、御史林英、中书舍人何申、佥都御史程本立、给事中龚泰、四川都司断事方法、指挥张安、工部侍郎张安国、刑部主事徐子权等人皆自杀殉国。

就连当时的平民贱卒,亦常怀优国之心。燕山卫卒储福在燕王起兵后携母妻逃去。朱棣登基后,储福大哭:

“吾虽一介贱卒,义不为叛逆之人。”(我虽然只是一个贱卒,但也绝不做叛徒。)

说罢,储福在舟中日泣不辍,竟不食而死。

另外一则记载更加引人叹服,当时东湖有一樵夫,在浙东临海东湖上劳作,每日负柴入市,口不二价。建文壬午秋,有关于建文帝殉国、新皇登基的诏书发到临海,樵夫听闻建文帝殉国后大哭,遂投湖中死。

【结语】

朱棣对于拒绝归顺的建文旧臣,手段不可谓不残忍,种种刑罚即便跨越数百年,读来仍叫人毛骨悚然。朱棣与其父朱元璋一样,手段狠辣果决,为达目的不惜牺牲掉许多人的性命。这种依靠屠杀建立起来的统治固然稳定,但也间接磨灭了后代读书人的骨气。自此,明初“淳朴未漓”之风气逐渐散去,趋炎附势、争权夺利成为了士人的主旋律。

一直到明亡,情况都未有任何改变。大臣们为了各自利益组成小团体,形成党争的局面,甚至威胁皇权。而皇帝为了加强权力,只能赋予宦官登台亮相的机会,阉祸也随之而来。可以说,这种犹如无底洞般的循环是朱棣绝对想象不到的,甚至间接印象到了明王朝的国运。

朱棣用疯狂的屠杀换来了一时的通知稳定,但却埋下了后世子孙几百年也解决不了的顽疾。气节的丢失,让明王朝失去了最为强大的倚仗,无论是明末农民起义,还是抵抗清军,亦或是南明朝廷的种种举措,多为争权夺利之举,民族大义、国家荣辱被丢到脑后,忠君爱国成为笑话,实在叫人感叹。朱棣若知大明帝国后世的官员勋爵们如此软弱,不知会作何感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