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扩面、降低成本,这是2023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的总方向。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依托自身商户服务、支付、税票服务场景,发力相关贷款业务。百望云就是头部玩家之一,也算踩中了时代红利。
(资料图片)
近日,百望云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作为中国一家综合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专注于通过百望云平台提供财税数字化及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自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业务(包括数字精准营销服务和智能风控服务)收入占比最高,2020年至2022年产生的收入分别为0.63亿元、1.79亿元、2.64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1.6%、39.4%及50.1%,可见越来越倚重该类业务,即为金融机构提供导流、风控等小微贷助贷等服务。
消金界此前在《分化中的民营银行:消费贷还是小微贷?》中提到了民营银行的资产结构。近两年在小微贷领域突飞猛进的金城银行、众邦银行,无不是通过这类平台导流,进而做大规模。
只是当前小微企业贷风险累积下,导流相关产品的百望云等平台,能否持续扩张此类业务,还有待观察。
而一旦该类业务收缩,在营收占比已超过一半的背景下,百望云还将存在调整业务结构的风险。
01
小微贷导流、风控收入占比五成
招股书显示,百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望云”)成立于2015年4月,法人陈杰,注册资本21664.4754万元,于9月推出百望云平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百望云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云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按收益计,百望云于2022年在中国云端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6.6%。于2022年,通过公司的云化解决方案,百望云完成约7亿次发票处理请求,在中国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百望云平台为集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电子档案(OFD)、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尖端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商业平台。
消金界发现,平台主要通过三大业务板块产生收益,分别为——
1、就云化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取经常性订阅费及/或使用费;
2、就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收取销售费、使用费及/或年度订阅费;
3、就本地部署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取软件许可费、一次性实施费及年度维护费。
自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业务(包括数字精准营销服务和智能风控服务)收入占比最高,2020年至2022年产生的收入分别为0.63亿元、1.79亿元、2.64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1.6%、39.4%及50.1%。
其中,数字精准营销服务即促进金融产品销售的价值向金融服务提供商收取费用,2020年至2022年分别产生收益为0.28亿元、0.95亿元及1.70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9.6%、20.9%及32.4%;智能风控服务包括企业经营报告服务、用户分析服务、风险分析服务及智能采购优化服务,2020年至2022年分别产生收益为0.35亿元、0.84亿元及0.93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12.0%、18.5%及17.7%。
此外,来自云化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收入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分别为1.24亿元、1.566亿元及1.58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42.7%、34.5%及30.1%。
消金界注意到,百望云的股东之一是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00324.SZ),公司主要从事提供财税领域信息安全以及信息服务产品和平台等业务。
旋极信息同时参股了小望科技,平台也利用自身财税数据,开展导流服务。消金界获取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末,小望科技融资产品总数超40款,平均月放款26.7亿元。
02
2022年支付转介费高达1.54亿元
在财务表现上,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百望云分别实现收入2.91亿元、4.54亿元及5.26亿元;净亏损分别为3.89亿元、4.48亿元及1.56亿元。分别录得经调整亏损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0.42亿元、0.17亿元及0.70亿元。
对此公司将其解释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由于就其数字精准营销服务向营销代理支付的巨额转介费。
2、用于支持公司不断扩张的业务运营的员工成本。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数字精准营销服务约有500名营销代理。营销代理根据金融服务提供商推出的金融产品申请标准识别潜在金融产品用户,并引导该等潜在用户在平台填写金融产品申请。
2020年至2022年,公司分别支付转介费0.24亿元、0.64亿元和1.54亿元,占比达15.6%、27.0%、49.3%。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不同的客户偏好不同,产品的利率定价和市场策略也不尽相同。而相关导流平台,也要根据放款量,配合进行相关产品的搭配、制定相应返佣政策。
有从业者表示,市场上票贷普遍在0.5%以上,税贷为0.3%。按照这一数据推算,2022年百望云撮合授信在300亿元到500亿元左右。
消金界了解到,百望云此前主要合作包括微众、金城、富民、苏宁、新网在内的民营银行。平台最初合作微众、金城等银行,在结算方式上是按核额结算,也就是出了额度之后,提款率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全额结算。由于在结算方式上占据优势,因此合作量较大,后来众邦、新网、三湘等银行都陆续跟进。
有了发票、税务数据作为风控抓手,金融服务提供商可辨别小微企业的规模及交易方式,并识别出其潜在融资需求及相关的信用风险,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这类产品的资产质量比个人消费贷款显然要高很多。
不过,有从业者表示,2023年以来百望云人才流失严重,金融导流业务已大幅缩减。从本质来看,这类平台主要还是通过代理人展业,佣金比例及结算方式等决定了人员规模,因此行业内卷也很严重。
加之近两年小微贷增长迅速,风险逐步积累,业务能否持续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因此,对于百望云而言,如何留住现有KA(关键)客户及扩大客户群,优化运营及提高规模经济及成本效益,进而扭转持续净亏损的局面,都是必须要面对的棘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