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3月9日,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达到了803.223万个,2020年3月17日,这一数据为574.3124万人,3年时间增加了228.9106万人,增长了将近40%。

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数据,截止2023年3月9日,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共有8032230个,达到了803.223万个。


(资料图片)

而且这个失信被执行人数量每天都在增长,今年2月1日,这一数据还没有突破800万,为799.4054万人,到了2月9日,就增长为800.1692万人,8天时间增加了7638人,平均每天增加将近1000人。

2月13日为800.6463万人,而2月14日800.9308万人,一天时间增加了将近3000人。

2021年3月11日,这一数据为638.8204万人,2022年2月27日,这一数据为718.849万人。

2020年3月17日,这一数据为574.3124万人,3年时间增加了228.9106万人,增长了39.86%。

全国人口构成看,15-59岁人口数量为8.9亿多人,这个年龄段是主要的劳动力人口,也是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群体。按照这个基数计算,失信人数量占比约为千分之8.98,也就是大约每100个人中,就有一个失信被执行人。

2013年7月,最高法开始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当时失信被执行人数只有2.61万人,10年之后,就产生了难以置信的变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也就是说,公布出来的失信被执行人数,也就是表示被成功起诉并且已经执行各种限制措施的人员,成了真正的“老赖”。

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将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但是如此庞大的老赖群体,以后怎么解决?这也将成为不得不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