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国内上市车企披露了今年上半年财报或预告,其中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新格局、新趋势。
(资料图片)
“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卷’字当头,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车企的业绩。”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卷”也是贯穿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从卷产品、卷技术、卷价格到卷产业链及供应链,以及内卷激烈的同时加速外卷。同时,产业转型、价格大战、需求透支等推动着竞争进一步加剧。
头部竞争激烈 差距拉大
从车企已发布的财报看,在极度“内卷”的背景下,盈利情况“贫富”差距加大成为主要特征。
长城汽车披露的2023年上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15.5亿元,同比减少40.5亿~44.5亿元,同比下降72.32%~79.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6亿~8.5亿元,同比减少12.1亿~14.59亿元,同比下降58.71%至70.86%。
“业绩波动主要由于公司深化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转型,产品结构调整等原因。”长城汽车方面解释,这也是基于2023年新产品上市,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设投入,同时坚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领域的研发投入,以及汇率收益减少所致。
“应该看到,在‘卷’风盛行的市场,长城汽车在加速转型,积极应对变化,特别是在出口方面保持良好势头。”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尽管上半年增收不增利,但只要长城汽车坚定转型加快调整,下半年就会出现新机遇。
在国内销量上,长城汽车今年6月销量为10.5万辆,同比增长3.73%;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51.92万辆,同比增加0.14%。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2.67万辆,同比增加110.32%;上半年累计销量为9.32万辆,同比增长46.6%;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为17.95%。
在出口市场,较早布局出口业务的长城汽车更是凸显优势,出口销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今年6月,长城汽车的海外销量为2.5万辆,同比增长85.93%;上半年海外累计销售12.39万辆,同比增长97.27%。在长城汽车整体销量之中,海外销量占比已经达到了23.86%。
“长城汽车上半年的汇率收益同比减少,也是长城汽车非经营性损益预减的主要原因,但这一问题是行业共性问题。”薛旭认为,随着出口布局的扩大,汇率风险已经成为所有自主品牌要面对的挑战之一,迫切需要多方面协同有效破解。
上半年,无论从营收、利润还是销量,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持续加速的比亚迪或将成为最大赢家。1~6月,比亚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117亿元,同比上涨192.05%至225.4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3亿~1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06.99%至240%。其中,比亚迪净利润不仅比其他已发布同期财报的国内车企盈利者的利润之和还要多,而且也超过了其自身2022年前三个季度净利润的总和。
“其实今年上半年车企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少。”范永军说,一方面,上半年汽车市场竞争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特点是国内汽车市场上自主、合资和外资品牌多方角逐空前激烈,品牌与车型的丰富与产品进化加速提高了竞争门槛,而且市场消费理念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更加注重车型的品质、体验感和科技属性,由此对于车企的设计水平和品控能力带来挑战,而产品销量则是车企营收利润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汽车能源变革进一步提速,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产业和市场等相关政策都在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燃油车销量下滑而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无疑使比亚迪这样的车企从中受益。
价格战加剧亏损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年初由特斯拉引发的车市价格战波及面之广、对车企影响程度之深都是较为罕见的。特别是一些转型较慢、本身承受压力较大的车企,遭遇价格战后更是难有还手之力。北汽蓝谷、赛力斯、海马汽车、众泰汽车等表现各不相同,上半年在价格战重压之下依然未能扭亏。
北汽蓝谷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8亿~2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亏损21.81亿元。“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价格不断下行,挤压利润空间是预亏主因。”对此,北汽蓝谷方面表示,公司产品仍处于持续爬坡期,规模效应不足,产品成本持续承压。此外,公司为应对市场竞争,提升产品及品牌竞争力,在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建设上持续投入,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在销量上,北汽蓝谷上半年销售汽车3.5万辆,同比增长106.9%。目前,北汽蓝谷主营的汽车业务包括极狐、BEIJING两大品牌,今年上半年,极狐汽车销量仅为8791辆。眼下,北汽蓝谷正通过增加经销网点等方式提升销量。“今年的首要任务是上量,二季度月销量稳定在2000辆,三季度还要往上冲台阶。”北汽新能源总经理代康伟表示,极狐将陆续推出7款新品,逐步实现产品策略从竞品对标到场景化应用的彻底转型。
赛力斯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赛力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12.5亿~13.9亿元,同比改善20%~28%,亏损幅度有所收窄;扣非净利润为亏损18亿~19.3亿元,超过去年同期亏损17.14亿元的水平。
对于亏损原因,赛力斯方面依然将主因归咎于价格战,其认为,第一季度汽车行业的价格战及促销导致用户观望情绪,用户对M5智驾版将在第二季度发布的预期,对现有车型的销售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上半年公司销量未达预期。同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领域保持高研发投入,并持续引进研发、技术人才,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今年上半年,众泰汽车仍然未能扭亏,其业绩预告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亿~3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2.77亿元。众泰汽车将亏损原因解释为,上半年公司汽车整车销售收入增加,汽车零部件及部门业务调整了产品结构,故收入有所提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车业务仍在恢复中,销量规模较小,因此整体业绩仍处于亏损状态。
与众泰汽车类似,海马汽车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5000万~75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9778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略有收窄。海马汽车方面表示,公司出口战略持续发力,产品销量等同比有所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同比亦有所减亏。海马汽车称,其上半年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既有公司产品盈利能力尚需提升的问题,也有公司产品销售规模暂未达预期的缘故。
商用车市场正走出低谷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货车产销分别完成174万辆和17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5%和14.8%;客车产销分别完成22.7万辆和22.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9%和24.3%。与市场正在回暖的走势相似,今年上半年,商用车企业板块的整体业绩状况好于乘用车企业。
其中,汉马科技预计上半年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8800万~71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4.43亿元到4.26亿元。尽管同期国内市场商用车产销同比上升,但汉马科技认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公司重卡销量为3290辆,同比下降6.27%,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面对市场环境压力,汉马科技表示,将积极推进各项经营举措,调整优化组织架构,持续加强应收款项催收力度,力争实现减少亏损。
与汉马科技情况近似的,还有安凯客车与亚星客车。据各自预告,安凯客车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000万~7000万元。亚星客车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6000万~4000万元。这两家企业的同比亏损均减少。
商用车企业持续亏损,与市场不无关系。“近年来,商用车市场持续低迷,车企盈利能力也受到较大影响。”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认为,一方面,是出行方式改变带来影响,如近年来乘坐飞机、自驾出行者增多,中长途客运车辆需求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前几年商用车销量较好的时候,已经透支了部分需求,逐渐回暖需要时间。
与此同时,也有几家商用车企业上半年实现盈利。福田汽车上半年的净利润和增幅均位于商用车前列。今年上半年,福田汽车预计净利润为5.8亿元,同比增长166%左右;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3.91亿元,同比增加435%左右。“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大幅提升是主因。”福田汽车方面同时表示,采埃孚福田、福康后处理等合营及联营企业利润同比上涨,拉动其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上升。
与福田汽车类似,宇通客车、中国重汽、一汽解放等商用车企业上半年都实现了利润同比增长。其中,宇通客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中国重汽和一汽解放同样预计其今年上半年净利将大幅增长。其中,中国重汽预计其上半年净利润为4.65亿~5.29亿元,同比增长45%~65%;一汽解放预计其上半年净利润为3.8亿~4.2亿元,同比增长123.33%至146.84%。
在国民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对于商用车的需求必然会出现新的增长。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委会秘书长钟渭平看来,下半年,商用车行业呈现5个“好”:一是出口市场预计好于国内市场;二是二手车市场好于新车市场;三是新能源车市场好于传统燃油车市场;四是轻微卡市场好于中重卡市场;五是客车市场好于卡车市场。今年全年,国内商用车市场总量预计在400万辆左右,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筑牢实力才能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盈利和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