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门网站(U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发布新闻简讯,宣称“印度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印度自2011年以来,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开展过人口普查,莫迪政府上台后更是数次取消人口普查工作。因此,关于印度真实人口到底有多少、联合国发布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均无定论。印度的不情愿,并不只是因为普查工作推进不易、耗时耗力,更是因为其无法面对人口普普查带来的政治后果。一来,人口普查反映各宗教、民族、种姓、地方的人口比例变化,势必将激起各方对基于身份的政治、经济权利的新一轮争夺,进一步激化长期困扰印度的宗教、民族、种姓、地方发展不平衡问题。二来,人口普查能为青年就业、医保覆盖、受教育程度、工作迁徙等诸多热点议题提供数据支撑,而在上述社会发展领域,印度的成绩均难言出色。但掩盖问题并不会使问题消失,揭示、直面问题,才能使解决问题成为可能。南亚研究小组特编译此文,供读者批判参考。
不统计人口更“安全”。图源:盖蒂图片社
(资料图片)
涉及宗教冲突、民族矛盾、种姓利益分配、数据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印度少数族裔自身的权利。人口普查在莫迪政府致力于塑造印度教民族主义国家的大环境下,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者之间如何良性应对冲突与矛盾?印度如何塑造自己并定义自己的国家身份,这是作者米希尔·夏尔马(Mihir Sharma)所希望寻求的答案。
因为害怕数据所反映事实的不确定性,印度政府迟迟未能统计其庞大国家人口的具体构成。
2023年4月19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2023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正式宣布拥有14.28亿人口的印度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拥有14.26亿人口的中国则位列第二(译者注: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末我国人口约为14.1175亿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有关问题时表示:“一个国家的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
我本想好好论证反驳一下中国发言人的观点,但我甚至无法确认联合国的调查结果是否准确属实。印度真的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了吗?或许存在这种可能性。然而,由于自2011年以来印政府从未进行过正式人口普查,大多数对印人口数量的预测所依据的皆为几十年前的陈旧数据。
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印度议会选举被普遍视为世界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公众活动。但在某些方面,相较于选举,印度人口普查的规模、效率和完整性更加引人注目。一个多世纪以来,印政府每隔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每位印度公民及其家庭特征都将被纳入统计涵盖范围之内。
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印度于2020年推迟了人口普查(原定于2021年进行),起初,印政府效仿美国曾经尝试过的线上人口统计,声称拟将普查工作转至网络线上进行。但现在,随着印国内社会经济秩序逐渐恢复正常,印政府仍然没有表露出准备进行人口普查的任何迹象,无论是以线上还是实地调查方式进行。
过去七年间,印政府取消、重新核查了一系列调查统计项目,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家庭消费模式分析以及就业数据计算等等,莫迪政府在数据统计事宜上立场始终有些微妙。
如果印政府决定将举行人口普查,此次普查注定具有“爆炸性”的政治影响。对以多元化著称的印度而言,人口普查将展示其国内不同群体相对人口规模的实际对比状况。数据不仅决定各群体的投票权比例大小,还决定了福利与公共服务的分配方式。在缺少准确人口数据的情况下,印度的决策者们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更要命的是,涉及种姓身份、家庭住址(人口地域分布)以及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的人口分布问题,在当前极异引发争议。
首先,以人口构成中的种姓为例。自1931年以来,印度从未确证过其国民的准确种姓身份构成。然而,印度庞大的平权制度体系(为不同种姓群体确定提供相应教育和工作机会配额)却需要以人口普查的种姓数据为基础。由此,人口数据中有关种姓分布的任何重大变化,都将势必影响到以种姓为基础的政治动员,这是政府不愿费力应付的状况。
其次是宗教信仰因素。若印度宗教少数族裔的比例增加得“太多”,那么将正中右翼势力下怀,为其鼓吹所谓“穆斯林人口威胁”提供弹药。然而,若少数族裔数量增加“不足”,右翼政客的人口威胁论调不攻自破,则又将置其自身于尴尬境地。
与此同时,人口普查也将被视作建立“国家公民登记册制度”(National Register of Citizens)的第一步。但是,该制度以及对公民身份法的修改都曾于2019年在印全国引发大规模抗议,民众担心大多数印度穆斯林会因此失去国籍。没有人愿意再次挑起这场纷争。
另外,更具隐蔽性的问题是,印度国内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口比例以及各邦的人口分布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印度人口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正经历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另一部分却正在加速老龄化。据政府估计,到2041年,印北部比哈尔邦的人口将在2011年人口普查1.04亿的基础上再增加5000万。与此同时,南印泰米尔纳德邦的人口数量将开始萎缩。更糟糕的是,人口萎缩的地方邦大多由强大的地方政党领导,与北部各邦语言相异、经济水平也更加富裕。
若公布新的人口数据,人口数量减少的地方邦在全国议会中的席位份额也将相应减少,来自这些邦的议员在印中央决策中的发言权将被进一步削弱。但与此同时,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对北部的转移支付却在不断增加且看不到回报。正如一位邦级财政部长抱怨称,将地方税收向北部转移“就像把钱扔进了废井”。
最后是就业问题。没有可靠数据表明印度到底为其国内数亿年轻人创造了多少就业机会。2017年和2018年,印政府相继叫停两项有关失业率评估的调查。但2011年人口普查明确显示,有28%的家庭处于“正在找工作或有待工作”的状态,年龄在15至24岁之间的失业人口高达4700万,青年失业率约为20%。若失业率继续攀升,这对于一个致力于将自身形象塑造为“有抱负的年轻印度”的印度政府而言,将是非常糟糕的消息。
此外,根据人口普查结果也可分析出医疗保健覆盖率、受教育程度以及因工作被迫迁移的状况等等。简言之,人口普查的准确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回应中国发言人的质疑,更好地把握印度“人口质量”的实际水平。
但目前来看,印度似乎还没有做好回答这个问题的良善准备。印度或许已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很可能永远都是。然而,我们无法预知印度将以怎样的方式发挥潜能“塑造世界”,因为连印度人自己都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印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