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云上咸安报道4月10日,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区文体中心召开,区委书记顾兴旺在会上强调,要按照“1266”的工作思路,即:锚定农业强区这一目标,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持续建强桂花、楠竹、茶叶、苎麻、肉鸡、中药材“六大产业链”,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农业产业招商、科技惠农强农、农民增收致富、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六个专项行动”,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变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军平出席会议,安排部署我区今年“三农”工作,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方兆淼主持会议。
顾兴旺强调,要经常下基层,坐在办公室里抓不好“三农”。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深入群众都是办法。县级是抓好“三农”工作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是“一线指挥长”,区领导、各乡镇主职、区直各单位负责人都是“一线战斗员”,必须深入一线抓“三农”。要善于弹钢琴,既要全面抓、又要重点抓。要紧扣农业增产增收、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和谐和美三个重点,统筹抓好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特别是要结合各地实际,抓住特色、紧扣亮点、发挥优势,把工作做出彩,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位次。要盘活“土特产”,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要用好“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长“产”的链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向三产融合要效益。
顾兴旺强调,要抓好领头羊,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治理不仅要塑性,更要铸魂,走好乡村善治之路。要抓好村支书、新农人、致富带头人、新乡贤、龙头企业、合作社、市场主体等领头羊,发挥好他们的引领带动作用,特别是要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引导群众自觉、自愿、自主、自动参与乡村治理。要提升吸引力,建设和美乡村。干净整洁的村庄总是让人耳目一新,百看不厌。产业发展是吸引人的关键,要聚焦“人”这个核心,积极推进人才下乡、能人回乡,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引导更多新农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更多城里的人来观光旅游。要增强责任感,提升能力、改进作风。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关键在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脚踩泥土冒热气,“三农”工作才会接地气,才能把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李军平从七个方面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李军平要求,要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上再加压,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再发力,要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上铆足劲,要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走在前,要在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上出实招,要在加强乡村治理上开新局,要在“三农”工作组织领导上强保障,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进展、新成效为“四个首善”之区建设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区领导镇权、万龙、柳丹、徐珍、陈伟等参加会议。
会上,副区长丁玲通报了2022年度全市涉农乡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综合考评结果。高桥镇、横沟桥镇、大幕乡西山下村、贺胜桥镇万秀村、汀泗桥镇新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五家单位作典型发言。
(咸宁台记者:夏晖 洪瑞 区融媒体记者:刘正杰 通讯员:徐宗均 编辑:李洋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 熊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