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眼下正值育秧的黄金时节,汀泗桥镇各村组的农户们正忙着平整土地、准备农资,加快推进集中育秧进度,为早稻粮食丰产丰收提供支撑。

3月23日,虽然寒潮未过,天气阴冷,但是在汀泗桥镇赤岗村俊敏种植合作社的农田里,村民头戴帽子、脚穿胶鞋,在田地中铺设秧盘、覆盖地膜、撒谷种等工序。

“一个秧田准备,再就是秧工、地膜、秧盘的准备工作,全部准备好后就开始耕整秧田了。(耕田)整活之后再开始催芽,三天之后就开始播种。”俊敏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杜开俊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早稻集中育秧是指统一育秧地点、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育秧方式、统一秧田管理、统一供应秧苗的新型生产技术和组织模式,对早稻秧苗规避“倒春寒”影响、提高秧苗素质等大有裨益。

“集中育秧优势就是在播期方面比直播提早了十多天,第二个就是机插下去之后,田间的杂草相对来说很少,在除草、病虫害防治方面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于(粮食)产量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一般每亩田可以提高五六十斤产量。”杜开俊介绍,俊敏合作社流转的350亩耕地全部采用集中育秧,其中早稻种植面积280亩,再生稻面积70亩。在早稻集中育秧结束后马上开始再生稻育秧,力争在四月一日前全部播种完毕。

(咸宁台记者:夏晖 通讯员:朱华芮 朱平 编辑:王媛媛 责编:余娅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