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管清友

国家统计局5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8%、54.5%和52.9%,低于上月0.4、1.9和1.5个百分点。纵观5月PMI数据,主要有以下三个关键点:一是制造业PMI持续下降,产需两端都受到影响。二是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在高景气区间,但增速有所滑落,服务业复苏出现一定分化,主要受房地产下行影响。三是价格指标快速回落,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分化明显,中小企业生存情况值得关注。上述三方面都反映出一个问题,即需求不足。当前,扩大内需是各界的共识。笔者认为,面对当下的经济形势,更大规模的经济改革政策需加速出台。

当前,市场对如何拉动内需具有一定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需要“放水”刺激经济。此前,市场对降息预期较高,但从目前来看,降息并不能解决当下问题。一季度释放的货币主要集中在企业手中,目前居民仍在去杠杆过程中。另一种观点认为需要加大力度刺激房地产,再次发挥房地产稳经济的作用。对此需要谨慎看待。


(资料图片)

回顾2023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开年的“小阳春”行情之后,新房成交面积在4月出现快速下滑态势。从高频数据来看,5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与2022年同期涨幅相比收窄,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均边际下降。

二手房市场出现挂牌量大幅增加、挂牌价格走低、成交量走低,但对此不必过分担忧。主要原因在于,前期需求将出现一定的集中释放:2023年赶上一波二胎婴儿潮,换房需求较多,对二手房市场形成支撑。而后续随着前期需求释放完毕,加上优质房源减少,二手房成交出现回落,但在部分城市只是回归到正常区间,并不是急速转冷。至于挂牌量增加,其中有重复统计因素:很多业主为了快速转手而在多个平台挂牌,增加曝光率,统计之中很难去除。有些业主不急于出手,高价维持也会导致挂牌量淤积。另有部分业主急于出手就会选择降价出售,进而拉低了挂牌价。

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着“三难”选择。一是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主基调下,房价难以快速上涨。二是如果房价过快下跌,对房地产企业销售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而言都是巨大打击,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三是房价保持现状也有一定的问题。当前,部分房企面临退市风险,亦有部分房地产龙头企业被爆出负面新闻,原因都在于,在房地产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建楼盘销售受阻。房地产企业目前主要依靠销售回款,如果保持现状,楼盘没有竞争力,更难出售。

如此看来,期望刺激房地产来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进而拉动内需是很困难的。房地产的大周期已经过去,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还较为坚挺,而其他城市中,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需求并不充足,需要很长时间进行消化。

笔者认为,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只能托底,重点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注意改善住宅的刚需群体,对二套房的交易限制可以适当放松,例如减少资格限制、降低首付比例、降低贷款费用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二是对房地产企业融资可以继续出台政策进行支持,对优质民企予以一定的倾斜政策,对那些实在无力回天的房企可以用国企进行并购重组。

短期经济政策还有很多,但当前更需要出台新一轮的经济改革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而言,未来的主要方向可能不是城市化,而是城镇化;对拉动内需而言,需要的是生态化发展,以及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真正落实好乡村振兴政策,加大居民收入在一次分配中的比重。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文章原发于:《中国外汇》2023年第12期)

(本文作者介绍: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