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飙涨让不少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大赚了一把。但进入2023年,电池价格剧烈震荡,一路走低,这令一些动力电池企业遭受打击。
“去年赚的钱,今年已经赔完了。”某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老板刘旺(化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电池价格较去年大幅下跌,今年经营大幅亏损。
(资料图片)
收货谨慎
“电池从很高的价格跌下来,大家受不了。锂电池回收市场的流通明显没有那么活跃了。虽然行情有所回升,但也没敢冒险。”刘旺对记者表示。
目前,锂电是新能源动力的主流,动力锂电池主要分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它们的原材料主要是碳酸锂。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碳酸锂不断上涨。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增速接近100%,这使动力电池需求量大幅增加。碳酸锂在动力电池总成本中占比为20%至30%,碳酸锂价格上涨,直接推动动力电池生产成本飙升。2022年,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一度高达60万元/吨,进入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路下跌,最低跌破20万元/吨的关口。近期,价格有所回弹约为32万元/吨。
“去年碳酸锂价格60万元一吨时,磷酸铁锂的回收价格为2.6万一吨,目前回收价格在1.7万元一吨左右,价格上基本上相差了三分之一。”刘旺表示,价格趋势最主要在于市场的刚性需求,由于波动较大,回收周转率大幅度降低,即便是当前价格回升了,但整体回收规模较小,有利润也产生不了很高的效益。
另一名电池回收行业从业人员告诉记者:“虽然现在也在收电池,但谁也不敢冒那么大的风险了。我还是保持保守的经营策略,会设定预期价格。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最高回收价格不能超过1.5万元一吨,超过这个价格,风险就会增加。因为本身价格相较于去年就跌了很多,利润空间压缩了,如果回收价格再变高,风险就很大。一般回收电池的利润是10%左右,除去人工成本等经营费用,再加上风险成本就会大幅亏损。”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电池回收的网络监管体系不完善,整体而言,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产能布局已足够,但废旧电池货源僧多粥少。近期的情况是电池回收价格出现上行,但相关回收厂商考虑到高价收购利润被压缩以及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问题,收货较为谨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对记者表示,电池回收现阶段定价非常混乱,且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目前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博弈情绪依旧较重,自然也会加重回收企业的观望情绪。
加速洗牌
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显示,2022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为41.5万吨,同比增长75.8%。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2022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呈现出价量齐升的爆发式增长局面,整个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54.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82.8%。预计到2030年,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价格大幅上涨下,回收企业的注册数量也大幅增加。
随着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增多,这一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找到“货源”成为很多企业的烦恼。同时,越来越多动力电池厂和部分整车厂开始建立回收体系,其往往会选择有正规资质的规模企业来回收。记者从多名行业人士处了解到,对于很多品牌来说,电池回收企业往往需要通过投标的方式拿到货源。而由于竞争激烈,竞标的价格也被不断抬高。最近几年,废旧电池多散落在小作坊,这是它们为了节省成本往往徒手拆解电池,这使其利润空间较大,可以在高价收购电池的情况下实现盈利。
而此前,正规有资质的企业回收渠道并不通畅。于请教谈道,一是由于企业网点覆盖范围有限,车主找不到或者不确定回收点是否正规;二是小作坊往往打出“高价回收、上门回收”旗号,获得更多废旧电池资源,一些4S店等渠道回收的动力电池,最后也流入了小作坊。而小作坊由于技术问题,有效成分回收率不高,且严重存在废弃物污染问题。除了回收渠道问题外,整个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仍处于散乱期,回收盈利难以保障。
“从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布局情况来看,目前电池回收行业市场规模还较小,仅有极个别的企业宣布电池回收业务已实现盈利,产业链整体而言,有资质的废旧电池回收厂家盈利能力依旧承压。”于清教对记者表示,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肯定会加速行业洗牌,小作坊企业抗风险能力低,盲目跟风投资风险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6月10日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动力电池回收与综合利用”主题论坛上,动力电池产业即将迎来规模化退役期,我国回收利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回收利用体系构建亟待完善。孙逢春认为,构建顶层制度,加快完善制度与政策保障体系,包括政策引导、标准规范、考核监管、奖补激励,实现回收利用产业健康发展。“设立回收体系,加强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是一个各参与主体相互联系的闭环生态,其高效运转依赖于各企业主体的有效协作。”